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作者电影扎堆出现文青电影人的春天要来了?

齐鲁晚报 2017-12-05 13:48 大字

文青气质浓厚的电影在年底扎堆出现,可视作这一批年龄分布在30至40岁之间的电影人集体爆发的结果,他们的年龄、阅历、滋养与血性的积淀,算是完成了一次在当下社会语境中极尽艰难的呈现与打捞。但他们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突围,以一个群体的姿势正式站上历史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导合一

屡获电影大奖

下半年,准确来说是最后这3个月,当代拍电影的文青同学迎来了春天。包括文晏的《嘉年华》、耿军的《轻松加愉快》、周子阳的《老兽》等等标准“文青”电影大举进入金马奖之后,各自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多个沉甸甸的奖项。在此之前,青年导演董越的处女作《暴雪将至》在东京电影节上取得了好成绩,接下来李霄峰的第二部长片《追·踪》也进入宣传周期。

这一批电影共享了作者电影的优点,编剧导演合一,既有社会性又有主创的个人表达。文晏的《嘉年华》8月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因片子过于地道而娴熟的欧洲语法无法打动评委,颗粒无收。但是转换到国内的语境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认为这种娴熟的欧洲语法、达内式的原生手持摄影风格为国内艺术电影确立了一个标杆,但也有影评人对文晏的知识分子想象提出了批评和警惕。不过有一点毫无疑问,这是当下中国语境里奇缺的一种电影,题材的大胆、片子的完成度和博弈一般的结尾处理,挑高了青年电影的空间。

不只是文艺片

也可以很商业

另外一个类型的代表就是在东京获得两项大奖的《暴雪将至》,段奕宏如愿以偿得到了最佳男主角,这是一部他在表演上几乎用独角戏的方式完成的影片。导演董越是一个40岁的“新人”,之前的电影履历几乎等于空白,赤手空拳闯入了这个领域,如神眷顾般遇到了投资人,搞定了几乎是当下最难搞的男演员,算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人物。他也非常坚定,从第一部片子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一定要拍商业片的,整个成片也处处体现着商业片的语法和格式,精心设计的灯光布景、还原度极高的美术场景,甚至男女主角的配搭都是商业片的配置与设计,可以预见未来此类题材的电影市场里,“暴雪”的班底将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周子阳的《老兽》更加有趣一点,导演兼编剧本人在豆瓣的ID叫“杀死影评人”,因为在东京电影节获得“影评人大奖”,这种相映成趣的戏谑后来被人反复提及。金马奖上,《老兽》男主角涂们闭眼打盹儿的动图广为流传,没出半小时,他就上台举起了金马影帝的奖杯。跟表象上的轻松相比,《老兽》本身题材沉重,这部原名为《老混蛋》的作品,故事背景设定在经济崩盘的鄂尔多斯,讲述一个失败的父亲如何被家庭冷落和遗弃。涂们本人在演艺生涯前半段出演的众多“可汗”形象与片中老板的反差,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值得探讨。(柏小莲)

新闻推荐

改编自日本IP的电影为何常“挨批”?

吴宇森导演的新版《追捕》上映8天,票房近亿,豆瓣评分只有4.7,票房和口碑都趋于平庸。《追捕》与今年上映的黄磊首部导演之作《麻烦家族》、苏有朋导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