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陈可辛也向“青春”致敬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中国合伙人》5月 18日公映

兰州晚报 2013-05-06 14:34 大字

近日,陈可辛带着将于5月18日公映的新片《中国合伙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试映。映后短短20分钟的交流中,陈可辛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偏爱:“《中国合伙人》这部片很特别,拍的时候就觉得很个人。现在电影还没上,也不知道观众喜不喜欢,反正我自己挺喜欢的。对我来讲,这是最有感觉的一部电影。”被问到票房期待时,他笑着说:“中国有太多奇迹了,讲多了给人笑,讲少了倒自己霉,所以我就不预测了。”

故事受到“新东方”启发

近一段华语影坛刮起一阵“怀旧风”,电影人纷纷“向青春致敬”。《中国合伙人》也像是一部致青春的电影,讲述近30年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三兄弟,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实现“中国式梦想”的创业故事。光看故事梗概,已让不少观众联想到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创业传奇。对此,陈可辛并不否认,“这个故事受到‘新东方\’启发,我也看了很多‘新东方\’创业的书,但是我越看越想避开‘新东方\’,因为我不想拍成一部传记片。”陈可辛解释,自己想拍的不是“新东方”,而是三十年来一代人的故事。“我看了很多企业家的书,有些可能比现在这个故事更有噱头,但不适合拍成电影。”他一直希望找一个有娱乐性的、观众看得懂的、情感上更容易贴近的创业故事,而不是一板一眼地拍成财经大片,“那些并购啊、上市啊,连我看了很多书都不太懂,观众就更难理解了。”

突然找回20年前的状态

从香港北上这些年,陈可辛一口气拍了《如果·爱》、《投名状》、《武侠》等大制作,口碑有好有坏,票房有高有低。他自己也承认,拍大片其实并非自己所愿,这些年一直拍大片只是环境所迫。

“整个产业一直在变,我们也很被动。前几年要把观众拉回影院,只有大片。这几年大片太烂,偶尔有小片观众也愿意试试看,这证明观众成熟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半年每个档期都有一部中小型电影大卖,这当然对我很好,这是我本来就擅长和喜欢拍的东西。”

回到自己熟悉的现实题材,陈可辛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找回当年拍《甜蜜蜜》时的状态,“有些在三十岁出头很自然能拍出来的东西,现在再拍可能就不一样了,已经不是那么天真了,看人也不是那么简单。拍了十年大片,去挖深度,挖人性,到四十几岁的时候人就变得特别纠结,很担心现在还回不回得去,还能不能拍这种小情小趣的东西。”

直到《中国合伙人》开拍,陈可辛才不再纠结,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状态完全回到了从前。“前两天君如看了《中国合伙人》,我觉得她对我的评价是很好的总结。她说:‘你真的很恐怖,你怎么可以这么统一?你讲了十几二十年的东西,你喜欢的衣服、眼镜、歌、女人……你的价值观、人生观……每一样都展现在银幕上,你都不用进步的吗?”据《北京晚报》

■观众反馈

故事总体满意结尾仍存争议

当天的试映会后,不少观众都对《中国合伙人》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三个男人的创业历程让现场的男性观众感同身受,一位观众感慨地说:“看了这部电影很有感触,虽然我也在创业,但感觉他们才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也有观众被影片励志的故事所打动,“这个故事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受到梦想的快乐和力量。”而女观众则更多地关注于友情,一位刚看完《致青春》的观众再次被《中国合伙人》中男人之间的友谊打动:“经历过奋斗、失败以及时代带给他们的考验,三个人还是在一起并肩打拼,太难得了。”

为了营造怀旧氛围,陈可辛掏了几百万的版权费,买下《光阴的故事》、《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样的月光》、《海阔天空》等十几首经典歌曲的版权,串起整部电影,这些熟悉的旋律也让观众沉浸其中。

但影片结尾的“彩蛋”却让不少观众感觉有点“别扭”:伴随着三个主角合唱的《光阴的故事》,俞敏洪、王强、徐小平、马云、李开复、王石等“成功人士”年轻时的照片出现在银幕上,其中甚至还有“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对于这样的设计,有观众直言“让人出戏”,陈可辛解释说,自己对这个结尾也很纠结,“一直觉得结尾结得太快了,后面想要多一点余韵。后来工作人员建议这样做,选的人都是这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甚至有大家讨厌的。其实我不是想对这些人歌功颂德,而是对时代的一种纪念。”把这么多“成功人士”罗列在一起,陈可辛也担心会有人误读电影的价值观,把成功和金钱画上等号,“其实电影里有一句台词非常关键——‘成功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尊严\’。”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崔健导演作品《蓝色骨头》参赛罗马电影节

据新华社电将于下月举行的第八届罗马电影节主办方10月14日公布,今年共有4部华语片参加电影节,中国老牌摇滚歌手崔健执导的首部长片《蓝色骨头》入围主竞赛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