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导演找到新路:颠覆大片玩法行业面临洗牌

柳州晚报 2013-05-17 13:36 大字

跳过了大片时代,第六代导演们接入市场的时机刚刚好。因为现在的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小时代,而小时代们的操盘手,正是一帮比第六代导演还要新的新导演。

2012年,经过一年多的前戏后,中国电影开始发生变化。翻翻现在的内地票房排行榜,华语片前十的作品中,有6部是2012年以后上映的新片,这6部中,乌尔善、薛晓路都是第二长片就入榜,徐峥、赵薇都是处女作入围。而且除了乌尔善的《画皮2》投资上亿外,其他3

部都是未过7000万元的中小成本电影。

《英雄》带来的大片刺激,是大投资大回报,当3000万元成本的《泰囧》以12.6亿元登上华语票房冠军时,大片神话被打碎,那些带有新鲜血液、有冲劲的新导演得到入世机会。中国电影,开始变天。

2007-2011,前戏:中小成本电影经历蛰伏期

很多人认为,新导演们及他们夹带的中小成本影片的崛起,是突如其来的风潮,这其实是误读。就像很多业内人士强调“新导演们还没成气候,他们的成功背后有很多看不见的失败案例”的逻辑一样,新人们在两年内曝光在台上之前,也早经历了漫长的蛰伏期。

以李玉为例,2007年的《苹果》票房只有2000万元,2011年的《观音山》票房达到6900万元,2012年的《二次曝光》,她成功迈入亿元俱乐部。6年3片,李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文艺风、和范冰冰一直联手等举措,最终量变引起质变。同理可得的还有徐静蕾,经过《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的文艺催熟,她接下来的《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都成功破亿,而这两部作品跟李玉的成功之道类似:同样的主角阵容,同样的商战爱情片。

让大众看到新导演的直接原因,是2011年那部票房拿到3.亿元的《失恋33天》,这个成绩堪比大片的票房数字,让人第一次在脑海里冒出“既然这样还要大片干什么”的想法。

2012-2013,高潮:新导演打破国产片卖座法则

“摒弃大片”的想法还没在脑海里停留太久,就被纷纷付诸现实。

2012年开始,新锐导演们的集体发力让人颤抖,徐峥、赵薇、薛晓璐、陆剑青和梁乐民……这其中,除了《画皮2》,其他影片都是中小成本。这些影片的票房总额(注意,不仅仅是回报比)丝毫不亚于大片,而且他们几乎挑翻了《英雄》建立起的所有大片法则,一个属于新锐导演的时代,正在有序建立中。

从《失恋33天》到《西雅图》再到《致青春》,可以看到都市类型电影在角度上越来越偏向女性。比起喜欢电影镜头感官刺激的男性观众,多数中国女性观众更加注重电影的情感与心理。因此,得益于目前不断扩张成长的女性消费市场,这一类电影票房屡创佳绩。

而根据中国电影放映协会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2009年,这个数字是25.7岁。它反映了某种趋势,那就是大规模的学生人群正在涌入影院,更大的市场由此产生。相比以往占领银幕的古装片而言,年轻群体更青睐现实题材和喜剧片,而这正是中小成本所长。

以前观众选电影,多冲着导演的招牌、大明星的“面子”,但近半年以来,是否富含类型影片元素,悄然成为市场判断一部影片能否大卖的标准之一。

徐峥就曾表示,泰囧》吸引观众就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喜剧元素。更多的例证在证明徐峥的观点,卖座影片的类型不再像古装片时期

那么单一:警匪对决的《寒战》,喜剧《泰囧》《厨子戏子痞子》,爱情喜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主打青春的《致

青春》。

传统大片的失势与都市类型的崛起,更是进一步表明内地目前观影口味的偏向性以及观影群体的细化与分化。在传统大投资大商业大制作的大片逐渐失势,越发无力应对口味日渐挑剔的观众的同时,《北京遇上西雅图》与《101次求婚》这类瞄准单一类型抑或是某一群体的中等类型片却越发受到青睐,这是观众透过市场向业内传递的信号,他们以手中的电影票做出了选择,宣告了内地电影的类型化与细化时代的来临。

而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数据,到2013年3月底,中国拥有14000块银幕,分别归属于40多条院线旗下。新落成的电影院,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在扩大。2009年,进影院的观众中48.%一年只看2到4部电影;2012年,一年要看10部以上电影的观众占比是43%。

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新闻推荐

“血滴子”生不逢时“合伙人”完成疗伤 陈可辛庆幸遇上好剧本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