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年画古乐“活起来”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5-18 01:23 大字

少儿洞经乐团在排练。

□林忠伟 文/图

近年来,梓潼县深入实施“非遗进校园”工程,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努力打造“一校一品”的校园特色文化。该县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非遗传习所,学校开设非遗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传授非遗知识,大力培养学生艺术才能,全力打造文化艺术特色学校。

罗智婉是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梓潼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从2017年开始,她就走进文昌二小传承梓潼年画。梓潼年画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是流传于文昌祖庭梓潼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在梓潼本地,明清至民国时期,从事年画生产的作坊达20余家。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梓潼年画艺人杨伯达为躲避战乱,从梓潼远迁至山东潍坊,也将梓潼年画带了过去,创立“杨家埠”年画。几百年时间,“杨家埠”年画成为中国当代四大年画之一。罗智婉说:“我平时来给学生讲一下梓潼年画的历史、特色、价值,以及画法,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梓潼年画,学习兴趣高涨。”

每周一的下午,在梓潼县文昌镇第一小学校园内,总会传出阵阵悠扬的乐曲声。与一般的音乐不同,这种音乐婉转动听,它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的洞经古乐。目前,洞经音乐已经被联合国所属的教科文组织列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据介绍,洞经古乐相传是专为祭祀文昌帝君而演奏的一种音乐。2009年,文昌一小组建了“文昌一小少儿洞经乐团”,邀请文昌洞经古乐乐团老师前来授课,并编撰了《文昌洞经古乐》校本教材。2015年,文昌一小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昌洞经古乐少儿传习所”。文昌一小副校长廖文说:“学校选拔这方面的爱好者加以培养,专门来传承文昌洞经古乐,平时还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去展示洞经古乐。”

梓潼县文化馆馆长陈彦霖说:“梓潼洞经古乐、马鸣阳戏、大新花灯、梓潼年画等非物质遗产独具魅力。我们将通过深入实施‘非遗进校园’工程,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绵阳市组团进校现场考核招聘农林人才

本报讯(马睿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桥臻)为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绵干事创业,近日,市委组织部、市...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