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供“养” 构建文旅经济发展新格局 绵阳市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绵阳日报 2020-08-15 07: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春梅)“走,去方特嗨!”随着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绵阳文化旅游产业标志性项目——绵阳方特东方神画欢乐开园,去方特“打卡”成为这个夏天绵阳人出游的时尚选择。方特东方神画也因此一跃成为九环东线上的网红坐标,开启了人们对江油“文有李白、娱有方特”的文旅新印象,并对周边西安、成都、乐山等地游客产生虹吸效应。

近年来,绵阳市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着力构建“一个核心枢纽、三条精品线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全市文旅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李白文化产业园、“两弹城”景区、白马十八寨、方特东方神画等一批文旅发展重点项目,切实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从一个个项目中不断汲取“营养”。据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2020年,绵阳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文旅项目共231个,总投资2537.12亿元。按照项目属性分类,产业项目159个,占比68.83%;公共服务项目51个,占比22.08%;基础设施项目21个,占比9.09%。

为不断赋能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游仙芙蓉花溪、北川飞鸿滑草场、三台潼川古城等重大文旅产业项目,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于今年2月下旬就按下复工“快进键”,目前,这些项目建设都按照工期有序推进。在芙蓉花溪项目工地,建设场面热火朝天,项目以汉唐古韵、动感时尚、花花世界三个组团为模板,围绕“山水”做文章,打造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湾农庄旅游形态美景即将面世。位于三台县境内的印象涪江美丽岛旅游康养综合开发项目包括文旅和康养两个部分,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6.41亿元,文旅项目中的重点项目——双鱼巨蛋工程已见雏形。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绵阳市不断丰富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成都-北川-梓潼两弹城”“梓潼-绵阳-成都”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列入四川省1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藏羌环线”“蜀道三国”“川北巴山”3条涉及绵阳市的非遗路线纳入全省“十大非遗之旅”;“两弹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药王谷景区成功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两弹城”三线建设工业遗址、中华酱文化博览园入选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绵阳三线建设博物馆选址梓潼,规划、设计等工作有序推进;两个项目入选文旅部优选项目(全省15个),其中李白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获得省文旅厅每年(连续三年)1000万元奖补支持。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绵阳市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旅游功能。加快推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宜游化建设,植入休闲元素,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文化休闲功能,推动文化场域向主客共享的旅游场所转变。市博物馆宜游化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方案比选,正在进行深化设计。

围绕促进文旅消费,全市运营夜游项目6个,在建3个,城市“夜经济”更加活跃。推动一批精品民宿在安州、平武、北川、江油等地落地运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平武白马藏族乡实施的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创新公益项目“百美村宿”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

下一步,绵阳市将继续发挥项目引领作用,抓好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夯实文旅经济发展基础。提存量,提高现有A级景区运营质效,由单一资源驱动向文化、创意、技术和资本综合驱动转变,丰富产品类型,增加品牌景区数量。扩增量,抓好63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每年重点推动3-5个文旅项目建成投运或部分建成投运,今年力争印象涪江美丽岛、芙蓉花溪、“两弹城”研学营3个项目建成投运。搭平台,承接全省第三季度文旅投融资对接会,搭建文旅产业与金融高效畅通对接平台。

新闻推荐

“绵阳这么美!求路线推荐!”

赏美景、品美食、住民宿……7月23日,来自重庆的主流媒体、网络达人及旅行社负责人组成的首期“重庆网络大V绵阳行”走进绵...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