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仁:曾经的桂西南商贸手工业重镇

桂林日报 2020-08-11 09:51 大字

修仁建陵老街所剩不多的老房子。

诸葛幼林在打磨风炉胚。

谢应熙老人生前在做纸扎。

残存的修仁粤东会馆的外墙看起来还很气派。

东河码头边的漕运功德碑。

修仁镇是荔浦市的三大重镇之一,位于荔浦市西南部,历史悠久,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孙皓称帝时就设置建陵县,到唐朝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更名为修仁县,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撤修仁县并归于荔浦县,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又恢复修仁县,之后修仁县之名沿用至1951年撤县划归为荔浦县。

据史料记载,修仁镇古时漕运比较发达,历来是桂西南的商贸集散中心。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商贸让修仁古镇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荔浦有着广西文场之乡的美誉,而修仁则是荔浦文场的兴盛之地。民国时期,修仁不仅商业发达,戏剧繁荣,其手工艺事业也很兴旺发达,铁匠、木匠、泥水匠、竹木工艺、印染纺织各行各业种类繁多。在修仁的小手工行业中,尤以修仁“志成风炉”、灯笼铺纸扎、修仁薯良漆三项工艺最有特色,被称为修仁“工艺三绝”。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谢齐珠实习生黄珍艳文/摄

古时修仁漕运发达,是桂西南的商贸中心

修仁镇位于荔浦、蒙山、金秀三县(市)交界处,古时曾一度是周边地区商贸往来的中心。“以前我们镇很热闹的,两个码头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已年过七旬的何礼华说起修仁过去的繁华就满是自豪。

何礼华老人说的两个码头分别是修仁镇的东门河客运码头和观音潭货运码头。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当时的东门河码头,这里已不见昔日的繁忙,青石铺就的台阶几乎被两边的杂草淹没,河水也没有往昔的深度,大部分河床裸露在外面,唯有码头上不远处矗立的一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所立的漕运功德碑还能昭示这里昔日的繁华。距离东门河码头两三百米远的观音潭货运码头也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只留下祭河神之神位碑、石凿阶梯及栓船停舟之石环洞等历史遗存。

据记载,观音潭码头祭河神时,船工们既虔诚又敬畏,场面庄重而热烈。每次祭河神,都要杀猪宰羊,全猪全羊供奉,还要向河中抛撒铜钱。早些年人们下河游泳,潜入水中偶尔还能捡到一些铜钱。

据何礼华介绍,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以前,修仁还没有公路,虽有一条官道,也不过是泥泞小路,只能推拉一些小木轮车,颠簸不平,宽约丈许,主要交通方式为人挑马驮,抬轿走人,大宗货物运输主要靠修仁河漕运解决。由于荔浦、梧州等地的货物经修仁河运达修仁,再加上修仁本地物产丰富,风炉、纸扎等手工艺品制作精良,金秀、蒙山等地的人都来修仁赶集,这里成了商贸往来的中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桂林经荔浦、修仁到柳州的公路修通后,修仁的交通有了长足发展,修仁河的航运功能逐渐弱化,如今的修仁河最主要功能就是灌溉农田和涵养水源了。

修仁粤东会馆与修仁文场

与繁荣的商贸相伴的则是修仁的城建和文化。

“听老人说以前俢仁很多古建筑的,现在都看不到了。”今年已86岁高龄的诸葛仕雄经常来到修仁粤东会馆下棋、聊天,望着已崩塌一部分的会馆,诸葛仕雄显得有些落寞。据他介绍,民国时期修仁镇漕运发达,人来人往,十分繁华,老街上有粤东、江西和湖南三大会馆。民国以前,修仁除了三大会馆,寺庙、教堂是比较多的,有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城隍庙、迴龙庙,道教有梓潼观和紫阳观等,还有外来的天主教堂以及东田庙、五谷庙、胡子庙、苏山庙等。遗憾的是,镇上大多数古建筑都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现在难觅踪迹了,还能让人看到当时气派的也只有半个粤东会馆了。

据史料记载,修仁粤东会馆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当时修仁最为宏伟的建筑。粤东会馆所使用的建材及建筑工艺都十分讲究。整个墙体的建筑用砖全是用人工磨制过的青砖,大小整齐划一,表面光滑平整,建筑工艺采用清水勾缝构砌。会馆所有的柱子均采用青石方柱,下垫柱墩。石方柱通高二丈(三节到顶),柱墩二尺。石方柱通体粤式浮雕,以花鸟、八宝、麒麟等图案为主。雕梁画栋,均以上好细叶樟和楠木为材料。画面漆金粉银,雍容华贵。整个建筑,飞檐翘角,屋脊上双龙护珠,更有风檐(女儿墙)扇展,是典型的清代粤闽赣建筑风格。

粤东会馆的格局十分大气,大门口上方用颜体书有“粤东会馆”横匾,大匾黑底鎏金字,大气端庄。大门两旁立有石狮一对,大门上方为曲面彩绘天花。进了会馆大门,便是高大的戏台,人们进入会馆多由戏台底通过,穿过戏台便是一个大天井,可容下几百人在此看戏。天井两旁是看戏的厢楼,左右两座厢楼也可容下百多人。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这里是修仁县城最繁华的场所之一。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目前粤东会馆只剩下大殿还有保存,正门及两侧厢楼、耳房、天井坪、大戏台均遭破坏,加上后来的改建,已经面目全非了。如今的粤东会馆成了俢仁建陵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在此下棋、聊天、唱戏,乐此不疲。

民国时期,粤东会馆是修仁县城中各种民俗活动中心地和策划地。每年的春节活动、民俗祭祀活动、唱大戏、公益乐捐、大事相商等活动的商讨、发起几乎都在粤东会馆。

“那时候粤东会馆可以说每天是唱戏不断。”79岁的练业忠是俢仁文场联社的负责人,空余时间他跟镇上的老年朋友还经常上台唱戏。据他介绍,当年在粤东会馆演出的主要是桂剧和文场。

修仁镇建陵街的广西文场流传已久,其最兴盛时期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之后,广西文场泰斗金紫臣大师到当时的修仁县传授广西文场曲艺,在修仁掀起了学文场、唱文场的高潮。

金紫臣早在清末已是桂林文场中的著名人士,对文场曲艺造诣极深,他编著了一部以工尺谱记录文场唱腔、曲牌、剧目的书叫《新式扬琴曲谱》。金紫臣受聘到修仁任教,在修仁传授的曲调主要有“滩簧”“丝弦”“南词”三大调及“扬州满江红”“金莲调叔”等,当时修仁第一批拜金紫臣大师学艺的弟子有诸葛仕鸿、刘友卿、张大坤、谭声义、吴希尧等十多位前辈。学成后,每逢节日或喜事,他们便聚集在一起独唱娱乐,诸葛仕鸿曾荣获金紫臣大师在平乐举办的“扬琴演奏赛”第一名。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诸葛仕鸿等又培养了肖龙华、练业忠、何远鸿等十多位学员。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肖龙华、练业忠等又相继传授曲艺学员三十余名。

改革开放后,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广西文场面临青黄不接,有可能失传的危险。为了抢救广西文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光大传承下去,荔浦加大了保护力度,2004年,修仁文场艺人练业忠、何远鸿等人在建陵街成立了“修仁文场联社”。由于修仁人文底蕴深厚,喜欢文场的民众较多,也执着热忱,除了“修仁文场联社”外,随后又成立有夕阳红文场社(现称荣琴文场社)。文场社利用双日晚上弹唱学习,所排练的《仙境怎比我桂林》《人在春光享太平》《盘花》等节目参加市、县曲艺大赛均获较好名次。

2010年,荔浦荣获“广西文场之乡”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著名相声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到荔浦参加“中国曲艺之乡”授匾仪式时,特意到了修仁荣琴文场社指导,并为该社题字,对修仁文场曲艺传承给予高度评价。可以说,荔浦获得“中国曲艺之乡”荣誉称号,修仁文场是功不可没的。

修仁工艺“三绝”:风炉、纸扎和薯良漆

民国时期,修仁不仅商业发达,戏剧繁荣,其手工艺事业也很是兴旺发达,铁匠、木匠、泥水匠、竹木工艺、印染纺织各行各业种类繁多。在修仁的小手工行业中,尤以修仁“志成风炉”、灯笼铺纸扎、修仁薯良漆三项工艺最有特色,被称为修仁“工艺三绝”。

“现在做风炉不赚钱,做的人越来越少了。”7月底,记者在修仁镇建陵老街一家老房子里见到诸葛幼林的时候,头发花白的他戴着老花眼镜正在一丝不苟地打磨风炉胚,在他身边堆满了打磨好准备烧制的风炉胚。说是越来越少,其实如今整个俢仁建陵老街坚持做风炉的就剩诸葛幼林一家了,这一曾经闻名于桂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即将消失。

修仁风炉以诸葛建全的“志成风炉”最为出名。据街上老人相传,1900年出生的诸葛建全是修仁风炉的发明者,也是修仁风炉批量生产走向产业化的第一人。修仁风炉研制成功之后,诸葛建全便与蒋龙光等人成立了修仁风炉生产合作社,开始批量生产修仁风炉并推向市场,并冠名为“修仁志成风炉”。由于修仁风炉通风助火,火力强盛,火势大小可控,节约能源,能源利用率高,价格合理,所以一经投放市场,立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产品销售迅速走红,一炮打响。在民国时期,修仁风炉与怀远风炉成了当时广西著名产品,深受用户欢迎。诸葛建全将制炉技艺传授给街坊各户,于是修仁镇东门街便有风炉街之称,鼎盛时期约有60户常操此业,其产品除销本县外,还销往附近各县及柳州、河池、八步等地。

与修仁风炉齐名的另一项传统手工艺就是修仁纸扎。民国时期,修仁纸扎工艺人以建中街灯笼铺唐师傅及覃师傅一对同门师兄弟最为著名。民国至解放初,修仁纸扎老艺人张开荣、罗阿春最为出名。修仁民间自古就有用绵纸、细铁丝、花纸、竹篾等材料为祭祀、庆典活动扎制艺术品的传统。清朝年间,坐落在修仁街上的江西、湖南、粤东会馆在开展经贸活动的同时也举行多种文化活动,不论是祭神祈福,还是元宵舞龙、中秋灯会,都用形象生动、造型逼真、神采奕奕的纸扎艺术品来增添节日气氛,这一需求为当地纸扎艺术带来了长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镇上举办的重大庆祝活动、体育文化活动也多有纸扎民间艺术表演。在2013年10月第四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中,修仁民间艺人谢应熙、苏富建精心扎制的水族动物、十二生肖参加了艺术巡游,惟妙惟肖、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纸扎艺术形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4年,荔浦纸扎工艺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已故老人谢应熙生前是修仁建陵老街纸扎工艺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7年前记者曾采访过他。据他当时介绍,修仁纸扎源于粤派的南方纸扎,主要有裱、糊、丝扎三种工艺,其中尤以丝扎工艺最为精致。丝扎不要纸张裱糊,纯粹用竹篾或铁丝扎成作品,其工艺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可惜如今这项工艺似乎失传了,但修仁的老人们会津津乐道地说起灯笼铺唐师傅为粤东会馆用丝扎工艺扎了一对宫灯的故事,光是扎这一对宫灯,唐师傅就耗工两个多月,会馆用五十个大洋买下这对宫灯。听老人说,这对宫灯的工艺太绝了,美不胜收,成了粤东会馆的镇馆之宝。可惜这对宫灯已丢失,再也找不回了。

据建陵老街上的老人回忆,解放前,在修仁镇的老街上,大大小小的卖纸扎工艺品的店铺有20多家。“那时候过年过节,每家每户都会采购一些纸扎工艺品,特别是有小孩子的家里那是必须要有的。”诸葛仕雄笑着说。他记得在他家对面的一家灯笼铺子,一到春节几乎是供不应求。“那时候没有谁家过年不挂红灯笼的。”而最让诸葛仕雄回味无穷的是,每年的庙会和传统节日都成了纸扎艺人展示的平台。“重大节日,特别是庙会,龙、狮子、鱼等各种传统的纸扎工艺品占据了大街小巷,孩子们买了拿来玩,大人则舞龙舞狮一起沉浸在节日的欢庆里。”

修仁镇工艺“三绝”还有一绝就是修仁薯良漆。薯良是生于修仁大瑶山的一种藤本薯类植物,可以说是修仁的特产,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所记述。

薯良根块酷似荔浦芋,性味苦涩,含有丰富的漆素。修仁人利用薯良的漆性发展薯良漆工艺,由来已久。最先人们从崩山(修仁崩山的薯良产量最多,质量也最上乘)挖回薯良,晾干水分,然后将薯良捣碎,取其薯汁用作代漆,用来漆脚盆、水桶之类的木器。用薯良油漆水桶、脚盆,其防水、防腐功能极佳,胜过清漆。同时,薯良色素很重,呈板栗色,用薯良漆过的水桶、脚盆不但经久耐用,而且颜色赭黄,很显喜庆,所以修仁人用薯良漆桶作嫁妆的习俗由来已久。

薯良漆还有另一种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失传了。原来在民国前,修仁麻纺蓝靛布的生产量很大,蓝靛布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当地的苎麻。修仁人利用薯良渗漆蓝靛布,经薯良渗漆过的蓝靛布坚硬挺括,再刷上桐油阴干,便成了上好的油布。民国时期的布伞和纸伞都是使用薯良渗漆过的油布、油纸做成的。永福罗锦是广西著名制伞之乡,当时他们用的油布很多都来自修仁。

新闻推荐

梓潼着力打造动物医药产业集群

绵阳一康制药生产车间本报讯(记者赵斌文/图)近日,四川省动物保健品协会2020年新版兽药GMP培训会在成都温江召开。期间,梓潼县...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