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与《雷锋之歌》 郑学富
贺敬之受命写“雷锋”
贺敬之于1924年11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峄县贺窑村(现枣庄市台儿庄区贺窑村)。1938年春天,台儿庄战役爆发后,他辗转湖北、四川,在国立第六中学梓潼分校学习,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阅读了大量进步的、革命的文艺作品,特别是他很大兴趣地阅读了许多宣传共产主义、宣传革命的启蒙书刊,并开始习作诗歌、散文。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挺进读书会”,与同学办《五丁》壁报。1940年春,贺敬之怀着对革命的追求,与另外3位同学毅然离开梓潼学校,奔赴延安。他们克服艰难险阻,历时40余天,徒步数千里,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他先入徐特立领导的自然科学院中学部读高中,后又经何其芳亲自面试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贺敬之当时只有16岁,是该系第3期学生中最小的一个,所以被何其芳称为“一个小同学”。1941年6月23日,贺敬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贺敬之投身到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掀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1943年春节,贺敬之跟随艾青带领的延安鲁艺秧歌队到南泥湾慰劳三五九旅,在慰问演出中,演员演唱了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这首歌,给王震留下很深的印象。
1963年早春,乍暖还寒。诗人贺敬之和夫人柯岩以及诗人郭小川,被招到北京医院王震将军的病房。王震拿着刊登雷锋事迹的《人民日报》,非常动情地说:“你们这些诗人都看了没有,应该写写这个雷锋!担当起学雷锋、写雷锋的时代重任,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要向他学习呢!”三人听了王震将军的一番话,深受感动,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就像出征前向首长表决心的那样说:“我们三个人一起去抚顺,深入连队采访,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学习雷锋。保证完成好首长交给的这项任务。”
“山东媳妇”单骑闯关东
由于贺敬之、郭小川回到单位后,事务缠身,不能立即赴抚顺采访。为了不耽误时间,决定由柯岩一人先行。柯岩自称“山东媳妇”,有“侠女”之称,欣然只身“闯关东”。此时的东北大地银装素裹、冰天雪地,柯岩冒着风雪严寒,马不停蹄地在雷锋生前的部队开展采访活动。她下连队、入军营、进宿舍、到伙房,采访雷锋的战友和领导,走访驻地群众。她跑遍了雷锋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聆听指导员和战友们讲述雷锋的感人事迹,聆听群众讲述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故事,阅读雷锋写的20多本日记,她接触的都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全面了解了雷锋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柯岩在抚顺采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后来,柯岩回忆说:“我一辈子看过两次万民悲痛、万人空巷去送丧的……一次就是送雷锋。雷锋在抚顺,也是万人空巷去送他,一边送一边哭——确实叫你觉得伟大是出于平凡之中的。”
柯岩从抚顺回到北京,已经是3月初。为了犒劳这位出征凯旋的“勇士”,贺敬之为柯岩准备了山东老家的煎饼大葱。柯岩来不及品尝这地方美味,迫不及待地向贺敬之讲述雷锋的事迹、故事,柯岩讲着讲着,泪水奔涌而出,她一边流泪一边讲。贺敬之听着听着也是热泪盈眶,一边流泪一边听。贺敬之的母亲在一旁沉不住气了,寻思着这两口子干嘛呢?也不吃饭。便走过来看看,一看两人又哭又说,以为两人吵架了呢。这时,柯岩又把“雷锋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感人事迹向老人讲了一遍。如雷锋用自己的津贴为丢了车票和钱的大嫂买票;陪着陌生的老大娘走了数十里寻亲;逢年过节帮助附近的火车站打扫卫生,为旅客倒水;把积攒下来的200元钱捐出来支援农村建设和灾区人民……这位来自山东农村,朴素善良的老太太也不由大哭起来,边哭边说:“这么好的人怎么能死呢?他应该活着,让我这个老太婆去替他死吧。”
亲身感受到雷锋英勇事迹和被雷锋精神感染的柯岩再也坐不住了,一气呵成,写下了长诗《雷锋》,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要写,就要写出新意来。”
听完柯岩讲的雷锋故事,看了雷锋先进事迹材料,贺敬之陷入了沉思,迟迟没有动笔。柯岩沉不住气了,她对贺敬之说:“雷锋的事迹你也听了,也感动流泪了,赶快写嘛。”
贺敬之说:“要写,就要写出新意来,这很难,不知有没有把握?”“你这个人,要有信心嘛!我看你肯定能写好,你就写嘛!”柯岩一边鼓励他,一边把所有的材料抖在贺敬之的桌子上。
贺敬之得到了柯岩的鼓励后,伏案而写,写了几段后,感觉没有把握,就念给柯岩听。柯岩听了以后说:“太好了,比我写的那几首都好,而且不是好一点半点,是好很多!”柯岩的话,使贺敬之受到极大的鼓舞。贺敬之被雷锋的事迹所感染,文思泉涌,他夜不能寐,一鼓作气写下去。1963年3月上旬,贺敬之完成了《雷锋之歌》的前四节。每当贺敬之写出几段后,都要念给柯岩听,柯岩成了他的第一位读者。柯岩听完后,马上会鼓励他:“好,就这样写下去。”
3月中旬,王震出院了,他要去上海组织青年到新疆去支边,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约贺、柯、郭三位诗人一起去上海参加动员。因柯岩要在北京一些单位作雷锋事迹报告会,贺敬之、郭小川就跟着王震先到了上海,住在锦江饭店,在那里贺敬之写完了《雷锋之歌》的最后两节。王震听说贺敬之的大作完成了,连忙说:“快,把全诗念给我听一听。”并吩咐秘书:“从现在开始,发生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许打扰我,我要听贺大诗人给我朗诵《雷锋之歌》。”说完后,把房门一关,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贺敬之心情也很激动,操着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朗诵起来,当他读到“快摆开你们新的雁阵呵,把这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时,王震一下子从沙发里蹦了起来,大声叫道“好!好!”全诗朗诵完,王震意犹未尽,把诗稿要过去,点出他最喜欢的几段,让贺敬之再朗诵一遍。王震听后,兴高采烈地说:“好啊,真好!写得很有力量!”
在上海,贺敬之被复旦大学请去给师生们作报告,他激情澎湃地朗诵了新作《雷锋之歌》。贺敬之的朗诵一次又一次地被师生们的热烈掌声所打断。当时,复旦大学掀起了《雷锋之歌》热潮,校园的广播里天天播放诗朗诵《雷锋之歌》,师生们也是争相阅读《雷锋之歌》。
《雷锋之歌》点燃了熊熊火炬
贺敬之的《雷锋之歌》于1963年3月底完成,长达1200多行,发表在1963年4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就出版了单行本。在那个学习英雄、歌唱英雄的时代,青年人满腔热血、充满激情。
《雷锋之歌》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诗人在纵情讴歌雷锋精神的同时,把中国悲壮的历史、社会的现实和光辉的未来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开拓出寥廓的意境,表现出一个庄严的主题。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著名作家贾漫在《诗人贺敬之》中说:“如果说艾青为民主革命中成千上万的青年点燃了‘火把’,《雷锋之歌》则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困难年月,点燃了熊熊火炬!”
新闻推荐
战“疫”情拼高考期待双战告捷 梓潼中学举行2020届高考百日网上誓师大会
本报讯(校宣文/图)2月27日下午,梓潼中学通过网络隆重举行以“战疫情拼高考双战告捷”为主题的2020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学校...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