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质“汉书” 大汉遗韵今犹存
“国宝级”文物李业阙
重重保护的无铭阙
贾公阙俗称“书箱石”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堪称国宝级文物。目前全国仅存汉阙近30处,在梓潼就有4处。
□林中伟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近日,在梓潼县城的书箱街,腊月的太阳温度不高,寒风凛冽,石头垒成的两座汉阙古朴而平淡。然而,在梓潼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吴晓农眼里,这两座汉阙名为“贾公阙”,却是宝贝!“何为阙?门有缺即为阙。”吴晓农当场在笔记本上画出了飞檐翘角的汉阙立面图,他说,汉代官僚贵族盛行在墓前建造石阙,用石条雕砌成仿木楼观式建筑,刻石铭记官爵功勋事迹。梓潼县目前现存四座汉阙,还有两座汉阙目前虽无实物遗存,但是在史书却有记载。
最古老的李业阙将近两千岁
在吴晓农的带领下,记者穿过梓潼县城的几条大街小巷,绕过一片民房,路过长得青悠悠的茼蒿菜地,映入眼帘的是省级“文保”贞孝节烈总坊。然后经过几户院门紧闭的土坯房小四合院,终于看到了李业阙,石阙被安置在一个木栅栏仿古亭子里。吴晓农说:“这里是梓潼县经开区南桥社区,距此西北方约2公里的潼江东岸台地上,就曾经是汉代广汉郡、梓潼郡的郡城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载:广汉郡辖十三县,梓潼居首,县城的位置古今未变,两汉至三国时期,梓潼作为川西北一带经济行政中心所在地,达官显贵聚居于此,按照当时的丧葬制度,遗留下众多墓阙。”
李业阙保护亭外,立有文物标志碑三块,显示了李业阙从1961年和1980年的“省保”到2006年“国保”的保护级别提升。“李业阙成为第一批‘省保’,有梁思成的功劳。”吴晓农说,四川省先后于1956年8月16日和1961年7月13日公布了两批共8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依据是现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抗战时期带领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的实测或踏勘,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后来鉴于其中一些文物已经遭到破坏,以及认定标准的变化,于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了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40处,并以此次公布的为第一批。
李业何许人呢?《后汉书·独行传》及《华阳国志·梓潼士女》勾勒出这阙碑主人李业的生平:李业,字巨游,西汉末梓潼县人,从小志存高远熟读诗书,在汉平帝时期被任命为郎官。王莽篡夺汉室自立为帝后,李业托病辞官还家,闭门谢客,不愿同流合污。因李业有贤名,广汉郡太守强召李业为官,李业拒绝,遭陷害入狱,后得说客劝解幸免。王莽召任李业为官,李业仍以病相辞。公孙述占据益州,仰慕李业贤名,征聘为博士,李业还是托病不从。公孙述派人持毒药逼李业从命,李业不从,饮毒酒而死。汉光武帝刘秀重新统一全国后,为表彰李业的高尚节操,在梓潼建立李业墓阙。
李业阙是单阙,现仅存一段阙身,为独石刻成,顶子为后世所配。该阙整体形似碑碣,高2.5米、宽约1米,由红砂石凿成,呈下大上小的方柱形。阙身正中阴刻隶书“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字。其下刻清道光末年题记,记述当时知县周树棠发现此阙残身及移至后为李业修建的“李节士”祠安置的经过。新中国成立后,李业阙移至现址建亭保护,并将与阙有关的三通石碑立于阙后。据史料记载,李业阙修建于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为现存汉阙年代之最早者,距今已近两千年。
西风残照,梓潼汉阙故事多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贾公阙距离李业阙很近,就在老108国道边,状如绵阳平阳府君阙缩小版。吴晓农说,贾公阙双阙均为石结构子母阙,一阙高3米多,另一阙高2米多。
贾公阙颇为残损,在阙身上看得到修补痕迹。贾公阙的阙主是谁呢?有专家推断是蜀江大将邓芝。《梓潼县志》记:“蜀汉邓芝阙,在县西南五里,有二阙。”所记方位、距离于贾公阙相符合。1914年5月20日,法国人色伽兰到过梓潼,考察了梓潼诸阙,留下了历史影像,把贾公阙收录进《中国西部考古记》。
贾公阙俗称“书箱石”,传说梓潼的文昌帝君张亚子,挑着经书去七曲山经过此地,扁担折断,装经书的箱子堕地,化为“书箱石”。又传说三国时,诸葛亮派人给守街亭的马谡送兵书,在梓潼却迷了路,两箱兵书堕地,化为“书箱石”。还有传说是张飞镇守巴西,派儿子张苞到成都向诸葛亮借书。诸葛亮选了两箱书叫张苞快快挑回阆中,行至梓潼,张苞挑不动了,就将两只书箱丢在路边,变成了两堆石头。总之,这些故事传说的都是古人爱书籍!在当地人眼里,书箱石是文化的象征,阙下还有烧香祈福的痕迹。
无铭阙则坐落在梓潼县城文昌镇先锋村中和街西段89号,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座三开间二重檐仿古牌楼上又置三重檐六角亭,雕梁画栋、斗拱飞檐。3米来高的汉阙就置身亭下。无铭阙原为南北双阙,现仅剩南(左)阙,由条石砌成,阙基占地约2平方米。
梓潼杨公阙现位于文昌花园楼盘内,是一座用五层计六块条石在石基座上垒成的单阙,阙高2.5米,占地约2平方米,是梓潼县1985年6月17日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看似几块破石头,文物价值却很高。
虽无遗存,两座汉阙活在史书里
“我本为石,千雕万刻,终成阙。”后人有幸透过贾公阙这些珍贵的遗址,穿越千年,一窥曾无比波澜壮阔的大汉王朝故事。而留存在史书里的东汉赵雍阙,范伯友阙,现在虽无遗存可考,但它们和现存在潼江边的李业阙等,也一起见证着这片古老土地经历的千百传奇。
清咸丰八年重修的《梓潼县志》记载,汉沛国相范伯友墓在梓潼县城东六里。旧有石阙,今皆无考。汉相国赵雍墓,梓潼县城北二里,旧有石阙,今无存。《剑州志》载:范伯友和赵雍阙的碑目及碑式及金石录各编有字可考。吴晓农说:“这两座汉阙的隶书拓片,已被北宋赵明诚收入所编撰的《金石录》内。赵明诚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
据考证,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四川新增设第三郡——广汉郡,郡址就是现在的梓潼县潼江岸边,后来逐渐南迁到成都以北。三国蜀汉时期,又在今梓潼地界设置梓潼郡。由此,梓潼汉文化十分丰富,最著名的就是汉阙。
新闻推荐
赵毅罗敏本报记者朱斗峰神国清,从昔日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为今天江口镇金钟村远近闻名的“牛郎”。他虽为贫困户,但从未放...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