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邓稼先旧居:照片背后的“红色故事”
邓稼先旧居
工作中的邓稼先
邓稼先用过的唱片机和电话
编者按:新中国建立和建设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在绵阳这块热土上流血牺牲、艰苦奉献,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报记者走进留下“红色印记”的地方,重温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们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特开设“记者一线行·红色印记”专栏,敬请关注。
在梓潼县长卿山山脚下,有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四周苍松翠柏,群山环绕,一栋栋红色砖瓦小楼隐藏其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里与世隔绝,人迹罕至,周围的群众也没人知道这里到底在做什么。
许多年之后,这里解密对外开放,变成了旅游景区,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就是曾在中国军工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两弹城,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旧居。
近日,记者走进两弹城,瞻仰邓稼先旧居,了解那些曲折感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赵斌/文照片由两弹城景区提供
A俭朴和清贫是两弹元勋的本色
邓稼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安徽省怀宁县人。生于1924年,卒于1986年,享年62岁。从事核研究事业28年,其中有14年就是在梓潼长卿山下度过的,为了保密,那14年里,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正是在这里,邓稼先度过了他人生最重要的14年。
走进邓稼先旧居,迎面而来的墙上挂着“邓稼先旧居”几个字,是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题写的。这尊塑像是邓稼先80岁诞辰时许鹿希专程从北京送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张爱萍将军所题。邓稼先逝世后,张爱萍将军特别惋惜我们国家痛失了这么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所以才提笔写下。
当年保密要求很严格,许多一线的科研工作者都没有带家属,他们几乎都是单职工生活。为此,组织特意安排了一个小警卫员,照顾邓稼先的日常生活。警卫员的房间也是接待室。一张简单的床铺,几把普通的座椅,唯一的一套沙发还是用废旧的弹簧床做的。当时,国家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物资条件,但科学家们的生活仍然是如此清贫。
B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不是“苦行僧”
旧居内,陈列着一张邓稼先打乒乓球的照片。原来,在邓稼先去世后不久,香港一家报纸说,内地科学家是只知道工作、没有生活情趣的“苦行僧”。许鹿希看了之后非常生气,就写信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领导,说以前跟邓稼先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写了一篇关于邓稼先日常生活的报道,希望公开发表,并提供了一张邓稼先打乒乓球的照片,值得注意的是,邓稼先用左手打乒乓球,但写字却是右手。所以大家说他是左脑右脑并用,难怪非常聪明。
邓稼先旧居的卧室很狭窄,一览无余。书架上当年有不少专业书籍,在邓稼先去世后,他的夫人把书全部捐给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技图书馆。邓稼先的最大爱好就是逛书店,特别喜欢逛外文书店。无论是到北京,到上海,只要有机会他都会首先到当地的外文书店,仔细翻阅英文版的最新报刊书籍,只要是科研工作需要的,他就会买下来。
一部老式的唱片机,反映了邓稼先平常的生活小情趣,作为安徽人,他很喜欢京剧,因为京剧的根子就在安徽,有空闲时就会听一听,心情好了还会哼唱一段。平常他很喜欢听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邓稼先还喜欢溜冰,会溜很多花样,对放风筝、抖空竹都很在行。
旧居卧室里的床,是从邓稼先老家安徽怀宁搬过来的。据说,这是他岳父当年在苏联专门定制的弹簧床,当时定了两架,在邓稼先和许鹿希结婚的时候送了一架给他们。后来邓稼先过来工作后,由于睡不惯硬板床,于是就搬了过来。
旧居卧室内,还有一幅画,是周总理访苏联回国时,毛主席在机场接机的场景。卧室是个很私人的地方,但这张照片却反映出,邓稼先始终把与国家有关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C四张照片记录无私奉献的一生
墙上还有四张照片,记录了邓稼先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一张是邓稼先的博士照。1948年,邓稼先到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他学习非常刻苦。不足两年便修满学分获得博士学位。当时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获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从事核武器研究。
还有一张照片是邓稼先在1958年接受任务时照的。他回到家里对许鹿希夫人说:“组织上有调动,我不能照顾家和孩子了,通信也很困难。”夫人问他干什么。他只是说:“做好这件事,对我的一生都有意义,就算让我去死,都是值得的。“从小受到爱国思想教育的妻子明白,丈夫一定是从事对国家有意义的工作,便不再多问。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在梓潼就渡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14年。期间,许鹿希经过组织批准,来看望过他一次。他们这种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爱国情怀,既深刻又伟大,不禁让人动容。
邓稼先离世前,他对许鹿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生前从未向组织要求过什么,我死后也不要,在我死后就把我的骨灰放在我母亲墓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邓稼先一生的为人。
还有一张非常重要的照片,这张照片可以说代表着是邓稼先身体健康的一个转折。左边是邓稼先,右边是基地副部长赵敬璞。
原来,1979年他们在新疆的戈壁滩进行一次核试验。在试验时,飞机空投失败,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一百多名防化人员进入现场,都没有找到核弹的碎片。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邓稼先决定亲自到试验场勘察情况,但是遭到大家反对:你是院长,怎么能亲自冒险进入现场呢?他却说:“就因为我是院长,所以我必须去。”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让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冲到试验场找到了核弹的碎片,并近距离地进行观测研究。通过他的分析,最终确定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飞机在空投的时候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直接从高空摔落到地上,摔成了碎片,核弹的技术研究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操作上出现了失误。当时他就长出了一口气,对于祖国和人民,他终于有了一个平安无事的交代。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肯定出事了。因为他再也清楚不过核弹里放射性钚的危害,一克的钚就可以毒死一百万只鸽子,不难想象对人体的伤害。几天后,邓稼先到北京住进医院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尿已经有很强的放射性,白血球内染色体已呈粉末状,肝脏也严重受损。意识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平常不爱拍照的邓稼先,主动要求与同事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作为留念。
邓稼先为我国的核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赞誉他,一点也不为过。
新闻推荐
消费质量报讯(朱莉记者何小林)9月6日,梓潼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辖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了节前检查,有效防范化...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