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旅融合创新 走出产业发展新路

绵阳日报 2019-06-11 08:06 大字

记者集中采访四川华西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牛头山国航标准化农业示范园

本报讯(记者李灵越/文蒲滔/图)在梓潼有这样一座山:山里有果树,树下有黄牛;山下有美景,景中有产业。它在哪?昨(10)日,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走进梓潼县,进农村、走企业,探访当地加快发展的动人故事。

上述所说的山,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卧龙镇牛头山国航标准农业示范园。登上山头,极目远眺,漫山遍野的果树一片葱郁,蓝天白云下,青山起伏,美不胜收。“整个园区我们规划了3万亩,计划建成集种植、农产品、加工成品、冷冻蔬菜果鲜、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的种养殖业都选择了国内目前最优良的品种,不仅保证了产业盈利,也为下一步农旅融合、以三国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亮点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牛头山里,杏子、枇杷、蜜桃等果树成片,杂交新品“蜀宣花牛”也惬意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园区里。周边农民则靠山吃山,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这实行分片责任制,我分管120多亩地,干点育苗、除草、灭虫、修枝等农活,园区还包伙食、买保险,每个月到手2600元。”62岁的拦河村村民周从全咧开嘴笑着说,“一年可以净赚3万多,这比我自己种庄稼划算多了。”

强大的合作力量、先进的科技支撑、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让华西都市报绵阳记者站站长姚茂强忍不住赞叹:“早知道梓潼许州镇的1+5生态循环模式是农业典范,没想到牛头山的农业示范区也这么有料。在科技兴农的今天,梓潼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必将为乡村振兴撑起一片蓝天。”

告别农业园区,此次行程中的“两弹城”一行,则让记者们追忆激情岁月,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被称为“精英门”的正大门上,“两弹城”三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柱上刻着“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是1984年第二代核武器试验取得成功后,时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的邓稼先满怀豪情写下的诗句。

往里走,一条条标语、一幅幅老照片,保存完好的大礼堂、邓稼先旧居、战备防空洞遗址,让那段充满“硝烟”的红色岁月平添了几分厚重感。

“近年来,这里已成为红色旅游景区和综合性教育基地,成立了‘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目前,学院培训班次业务出现‘井喷’现象,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相关负责人说,“立足绵阳、辐射四川、面向全国,学院教育新区毗邻两弹城景区,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其承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行程中,记者团还前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感受产业发展的蓬勃“脉动”。华西动药、一康生物制药……依托一大批生物医药支柱性企业,梓潼县生物医药产业正一路高歌猛进,独领风骚。

探寻历史,这是一座千年文脉之城;放眼今朝,这是一座开放梦想之城。梓潼从来没有停止追逐,向着“丘区经济跨越发展样板区”前行。

新闻推荐

幸福桥站、大观站、四川师大站、韦家碾站、二江寺站…… 未来两月 成都一大批TOD项目有望集中开工

交通如何引导城市发展?TOD以一种“轨道交通+商业”的模式,不仅改变了交通分布格局,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人口分布。自今年3月高...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