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难离绵阳第二故乡
二四公司老基地
王兴善(左一)老人和参加过三线建设的老乡。
荣誉证书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游仙路11号的中核二四公司家属楼采访,时值黄昏,头发花白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在附近散步,他们边走边聊,耳畔大多是外省口音。记者一打听,原来这些老人都是当年从河南等北方省份来绵阳参加三线建设的建设者,记者计划采访的王兴善老人也在其中。“我们年轻时就在这里生活,对这里有感情了,在这个大院里住了几十年,不舍得走了。”今年78岁的王兴善说,他最难忘的岁月是三线建设时期,最不舍的是第二故乡绵阳,因为这里凝结着三线建设者们太多的情和爱。
从青海来到绵阳夫妻分居不言苦
1965年9月深秋,时年25岁的王兴善和妻子,前往四川绵阳参加三线建设,此前,他们在祖国大西北青海草原金银滩原子弹试验基工作了七年。建厂初期的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双职工不能带小孩进工地。王兴善夫妻把年幼的儿女送回河南老家,由母亲照顾,每月寄去两人一半的工资30元钱。
王兴善他们刚到绵阳时,绵阳金柱园旁只有一栋楼房,叫绵阳宾馆。小火车从绵阳火车货站穿过绵阳城区,拉煤到涪江边,再装船运往下游。当时,涪江两岸车辆和人员特别多。王兴善和同事坐着木船到涪江对岸,走进了二四公司选建的绵阳游仙龙家嘴,当时机器未到,驻地也尚未开建。王兴善他们住进了临时搭建在开元场芙蓉溪河滩的帐篷集体宿舍里,男女分居。王兴善夫妻分居两个帐篷。
半个月后,组织上又调来和抢建了一批活动帐篷,安排四个双职工住一个帐篷,中间用床单隔开。夏天河滩上,蚊虫很多,天气又潮湿,很多外省人初到四川,生病了。但是,大家带病工作,抢建基地办公用房和在绵阳中学附近新建木材加工厂。两个多月后,他们在木材厂路边上,用柳条竹笆、稻草黄泥做墙,用油毡做屋顶,搭建起临时简易住房。大家从河滩帐篷搬进了竹笆草房。这种简易房,晴天闷热,雨天潮湿,当时很多同事患了皮肤病。
没多久,王兴善和一线的施工人员一起分赴梓潼、剑阁、安州和平武的大山里承建工程任务,这些工地建筑材料和职工生活用品都要从百里之外的绵阳城运来,汽车运送单程需要七八个小时。那时工地的办公房是民宅或新建的干打垒二层楼,食堂和仓库都是临时建的棚子。王兴善他们的宿舍是用当地的荆芭油毡搭建的简易草房。这种房不防热,不防风,也不防潮,不隔音,一家子说话,邻居隔着三四家都能听得清楚。
“筒子红楼”二十载娶妻生子养育后代
1968年,王兴善从一线工地回到了龙家嘴,即现在的游仙路11号公司基地。他把儿女从河南老家接到身边,一家四口人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1972年,公司基地新建了一批三层红砖筒子楼,每层有六、七户人家,每家有26平方米,一房一厅,还有小厨房和堆放杂物的柴火房。屋内一间住大人,一间放上下床,让孩儿住。每层楼有公用男女厕所,大家轮流打扫卫生。王兴善一家在这种简易筒子楼住了20年,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才搬出来。
“筒子楼最大的好处是能经常与朋友、战友聊天,谁家来了亲戚,谁家吃的什么好菜,都能听得到闻得到。大家每天相互打招呼问平安,十分热闹。月末工地上班亲人回到家里,全家团圆,把酒言欢。二四公司诸多老三线建设者在这红楼度过风华正茂时期,娶妻生子,养育后代,留下难忘记忆!”王兴善说,当年,他和妻子从青海到绵阳参加三线建设时,只能将年幼的女儿和不满百天的儿子送回河南老家,这是他当年所做的最艰难的决定。
王兴善对记者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当时,参加三线建设的人大多都怀揣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想法。而三线建设的施工地点都在大山沟里,很多施工材料都是靠人工搬到现场。工程也是抢建的,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最多也就是换班轮休一下。记得有一次,一名工长的妻儿,从陕西渭南来探亲,等了20多天,也见不到丈夫,急得直哭。其实,丈夫作为工长,一直坚守在离驻地20多里外的工地上,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信念就是不完成任务,坚决不回来。
三线建设时期,王兴善在剑阁、绵阳、梓潼、广元都干过。“我曾任二四公司机修厂工会主席、公司经理办主任、二公司党委书记等职。“面临很多艰难困苦的工作,还是大多数党员在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点我很感动。”王兴善说,他们那时是组织叫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分配啥工作就干啥工作,绝不讲任何条件。
感恩三线建设热爱第二故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绵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王兴善一家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室内装修一新,自来水、天然气、空调、大彩电等样样齐全。王兴善说,小区内道路齐整,树木林立,路灯明亮,极大地改善了居住条件。
2000年,王兴善从二四公司退休了。王兴善最爱说的是“感恩‘三线’”。他说,他在这里工作、奋斗、成长,在这里养大孩子,是“三线”给了他这一切,“三线”凝结了着太多的情,太多的爱。他们的儿孙也在绵阳这块土地上成家立业,学业有成。如今王兴善退休在家,但他仍然努力尽退休党员的绵薄之力,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后的60周年,回顾过去的艰难历程和不平凡的风雨岁月,很多情形历历在目。我们在青海和四川先后住过牛棚、羊圈、地窝子,住过帐篷、荆芭草房,后来长期住在红砖筒子楼里。现在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十分高兴。”王兴善说,这来自于党的好领导,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王兴善说,他们会继续不忘初心,发挥余热,与广大市民一起,把第二故乡绵阳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被执行人女儿名下有一套已出售但未办理过户的房产,女儿去世后,依法享有继承权的父亲是否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法院可以执行吗...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