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文昌武帝三会碑记》石碑:清代民间信仰的珍贵物证
《至圣文昌武帝三会碑记》拓片。
□唐云梅 文/图
民间信仰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特色。随着当今社会科技和文明的进步,许多民间信仰行将失传或消失。
广安境内一处不可移动文物保存有一块清代石碑,上面刻有《至圣文昌武帝三会碑记》,见证着广安民间举办孔子、文昌、关帝庙会的信仰。该石碑宽0.95米,高1.5米,楷体,阴刻,竖书,20行。原文如下:
“至圣、文昌、武帝三会碑记。天宝古刹,向僅一小石庙耳,湫隘嚣麈甚,非棲神之所。道光□□□□□□倡首募修,另闢基址而扩充之,宏敞壮丽,焕然一新。第中龛供□□□□□文昌、关圣於偏隅,觉儒、释莫别,每逢春、秋祭祀,瞻仰者心常耿耿焉。屡欲于庙后□□□殿,奈功程浩大,有志未逮,谆谆嘱午者有年矣。今同志赞勷,移建告竣,□□□至圣先师孔子,觉高居一等,而庙貌愈显莊严。用是以妥神庥,神其享之□□。棲神既有其地,而敬神不可无资。先大人创庙时即约曾程、僧□笁□□劇金成会,历年生息,陆续获买斑竹園、黄姓田业贰契,载粮壹升九合,用□□献,稍有赢余。佥曰:斯地非周君无此庙,斯庙之神非周君无由显。迄今香火络绎,庆祝绵延,得以永荐馨香于不替者,皆周君隗始所致,与诸公和衷共济之力也。午不敏勉承先志,因泐颠末于贞珉,惟望在会子孙互相保守祀典,□修俾亿万斯年,此会与此庙相终始焉,则幸甚。爱莲居士周治昶□□。在会姓名:周如钟、李士智、周如铭、李任亷、曾铭贤、程泽滋、僧普□□。一议每岁添办,成明厚施谷一石八斗,除让免仅收钱伍钏正□。至圣先师一会,其期定于八月二十六日,仍归值年,辦理会期酒席照旧,一棹如□会,有余钱可以另添神会,不增酒席。一议每岁钱谷,不许会内人揆借,应归值年掌管,应酬公事余项存公,但值年亦须殷实之户,方可接当失误议赔。一议每会敬神,务须衣冠整齐,礼貌严肃,如亵渎酗闹者,议罚。大清光绪九年岁次癸未新正月中浣建立。”
碑记由爱莲居士周治昶撰写,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中旬立。碑文记载的是一个低湿狭小的佛教小石庙天宝寺,道光年间(1821-1850)倡捐募资扩建后,在僻角供奉上文昌、关圣二神位。因儒、释不分,祭祀之人总不释怀,多次拟增修上殿,因工程浩大而作罢。光绪年间(光绪九年前)大家捐资移建上殿竣工,文昌、武帝二神像移至上殿,并在中间增加孔子神像。为了筹集敬神资金,周治昶之祖父建庙时约人聚资办会,历年生息,陆续买了斑竹园、黄家田业,香火不断。为让在会子孙保守祀典,寺庙永远兴旺,特对办会日期、添置物品、经费开支、钱谷管理、敬神衣着等事项进行议定,形成办会制度。
天宝寺本是佛教小庙,后期成为民间祭祀孔子、文昌、武帝的场所,定期举行三大祭祀盛会。然而,祭祀孔子、文昌、武帝不仅是民间信仰,也是国家祭祀。
至圣会,是祭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孔子的活动,也称孔子会、夫子会、大成会。早期祭孔在孔子故里,唐武德二年(619年)各地开始立孔子专庙进行祭祀。清初定制,凡祭有大祀、中祀、群祀三等,祈谷、太庙、社稷等为大祀,天神、地祇、日月、帝王、先师、先农等为中祀。清光绪末,改祭孔为大祀。广安从宋代开始有孔庙,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祭孔升为大祀后,每年的春、秋两季第二个月份的上丁日(上旬第四日)作为祭期,政府颁发祭银三十二两用于祭祀活动。天宝寺作为僻壤之地,民间百姓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以自己的方式举行孔子的祭祀,定期于八月二十六日办会。孔子倡导的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其制定的纲常伦理、道德教化几千年来已经被广大民众自觉接受和遵循。因此祭孔既是对圣哲贤儒的尊重,更是对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
武帝会,即祭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圣帝关羽的活动,也称关圣会、关帝会、磨刀会、单刀会、大刀会,在武庙举行。儒家把关羽称为“忠义、仁勇、理智、诚信”于一身的圣人,清雍正三年(1725年)加尊帝号为忠义神、武大帝,乾隆五年(1740年)颁定祭品祀节,乾隆九年(1744年)颁定祭文,道光四年(1824年)升入中祀,咸丰四年(1854年)颁行了乐章、乐谱等新制。广安州每年春、秋第二月上辛日(上旬第八日)为祭期,五月十三日还增加一祭。关羽的忠义、仁勇、理智、诚信等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民众的社会愿望和理想人格,故千百年来得到了世人的拥戴。
文昌会,即祭祀主管人间读书、考试、功名和文运的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张亚子的活动,在文昌庙进行。清嘉庆六年(1801年)列入祀典,咸丰七年(1857年)升为中祀。祭期定在每年春、秋两季的第二个月祭祀,春季在二月三日,秋季商定吉日。其祭祀规格和制度与关圣会基本一致。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科举、孝道、神灵文化的代表,历代帝王对他不断加封,到元代已经形成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格局。“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其劝善思想对劝化世人、引导社会人心向善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清中后期的广安,时局动乱,自嘉庆元年(1796年)达州白莲教起义,到咸丰九年(1859年)云南李永和、蓝朝鼎起事进入川东,再到光绪末年(1908年)的广安大饥荒、红灯教侵扰,这100余年间,兵痞、流贼、乱匪数十次肆虐广安或犯境周边,乡民流离失所,难民日匿山洞、夜宿草间,民众长期处于恐慌混乱、居无定所的状态。因此,天宝寺周围乡民祭祀孔子除了祈求功名和富贵,更是希望以孔子之道来教化宗族乡里,使得民风淳朴;祭祀武帝除了祈求关帝护佑平安,更是希望关帝驱灾阵魔、除暴安良;祭祀文昌,除了祈求文运科举、金榜题名外,更是祈求神灵净化人心,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天宝寺的三大庙会体现的是清中后期在广安动乱的社会背景下,百姓对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等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
如今,广安民间祭拜孔子、文昌、武帝的习俗依然在延续,但昔日盛大隆重的祭祀场景已不再现,清《至圣文昌武帝三会碑记》成为清代广安民间信仰和举办至圣、文昌、武帝庙会的珍贵物证。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根成记者李灵越)日前,省国有林场林区改革领导小组验收组来绵,开展国有林场改革省级评估验收工作。验收组一行先后深...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