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秋
▇赵楠(梓潼)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中秋之夜,“天上月圆,地上饼圆,人间团圆”,构成了“天、地、人”合一的关系,展现出中秋佳节高雅、欢乐的深远情趣。
中秋佳节别名多。中国的农历记法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又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和明亮,因此,中秋又叫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女儿节等。
追根溯源,中秋节来源于远古时期对天象的崇拜,留下了“敬月”习俗的遗痕。《周礼·春官》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中秋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当时还不是很普遍;唐代,人们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盛行。
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是在北宋时期,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了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赏月始于魏晋时期,以明清两朝最为盛行。“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著《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赏月习俗历经五百多年,还推出“烧香斗”“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
中秋是诗歌的节日。墨客骚人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宋代大诗人苏轼为怀念弟弟子由,中秋之夜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吟到:“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虽已没有旧时盛行,但古老的“团圆”习俗仿佛是打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烙印,渴望团圆、幸福、美满、和谐的生活,已逐渐演变成我国民俗文化中极其富有的特色和人情魅力精粹。如今,它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即将来临,祝愿每一个家庭团团圆圆!
新闻推荐
成都馆大量使用了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本报记者郝飞摄表演阿坝州的羌族舞蹈表演。本报记者何海洋摄签约...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