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绵召开——绵阳梓潼:“1+5”生态循环模式成全省典范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2-22 01:53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讯(陈仁康 记者 张宇)“这种‘1+5’生态循环模式确实很好,既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问题,又探索出贫困户脱贫奔康的新路子,值得在全省丘区大力推广。”12月20日,四川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推进会在绵阳梓潼召开,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曲木史哈对绵阳梓潼实行种养结合、高效利用粪污的农业循环模式表示高度赞赏和肯定。

当天,副省长尧斯丹以及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商务厅等有关领导随同参观了梓潼县三泉乡泉源家庭农场和许州镇循环农业产业园。来自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广元、遂宁、阿坝等21个市(州)分管农业的副市(州)长,简阳、蒲江、盐边、平昌、汉源、会理、美姑等49个区(县)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以及农业局长、畜牧局长等有关领导20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

“你们是如何把生猪养殖和猕猴桃种植结合起来的?”“这片农场一年就要节约化肥成本40万,同普通种植方式相比还可以增收70万,经济效益那么高,是不是真的哦?”据了解,梓潼县泉源家庭农场通过种养结合,采用“公司+家庭农场+‘互联网+’”模式,建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园区内生猪养殖区与猕猴桃园紧密结合,畜禽粪便经过分离发酵转变成有机肥,用猪场产生的有机肥来种植猕猴桃,既保证了猕猴桃的品质,又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还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矛盾。在种养结合的基础上,养殖场产生的沼气免费提供给周边群众使用,农场全年经济收入超过2000万元,具有良好生态循环示范带动作用。

在许州镇循环农业产业园,曲木史哈与尧斯丹认真听取了梓潼县委书记周琳对园区养殖粪污利用和产业扶贫的情况介绍,曲木史哈频频点头,尤其对梓潼创新探索的“1+5” (即“政府+正大公司+金融部门+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模式表示充分肯定。据介绍,许州镇循环农业产业园通过引进循环处理系统,形成养殖场内小循环、蜜柚果园大循环的生态模式,解决了“养在哪”“谁来养”“怎么养”、粪污“怎么办”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这里,猪粪不再是农业污染源,经过一系列无公害化处理,最终变成了蜜柚的天然有机肥料。通过生态循环利用,农户每亩减少肥料费用200元,果树平均亩产增加500公斤,蜜柚甜度增加1度,价格每公斤比普通蜜柚高出1元。

不仅畜禽废物得到有效利用,许州镇还率先在梓潼县内将生猪代养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吸纳全镇108户贫困户加入“许州镇栏杆村生猪养殖合作社”。目前园区已建成标准化代养场6座,年出栏生猪1.2万头,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村集体增收4万元,园区实现总产值1.3亿元。目前,这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扶贫模式正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2016年,梓潼“1+5”种养循环产业扶贫模式还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改革创新典型范例,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新闻推荐

周末晴空相伴拥抱冬日暖阳 昨日绵阳16℃,明起将迎来降温过程

本报讯(夏雪林记者张登军)上周末两天,绵阳境内天气不错。昨(10日)白天,境内各地在暖阳的带动下,气温明显回升,绵阳城区达到16℃。今日白天绵阳境内以多云为主,明日开始又将迎来一次降温过程。最近一段时间...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