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游仙花拱桥:建成261年至今仍为村民出行必经要道

绵阳晚报 2017-12-16 15:53 大字

特约记者黄志富文/图

在游仙区云凤乡侯家沟村境内,一条乡村公路跨于游仙区与梓潼县之间,在这条乡村公路必经的“一碗水”河上,有一座至今仍在正常使用的清代拱桥。这座古桥已经有261年历史,外观虽说不上“高大上”,却远近闻名。这座桥就是花拱桥。

古桥横跨“一碗水”河

花拱桥旧名兴隆桥。东西走向,单孔半圆,石拱跨径5.53米,宽3.49米,高2.17米。拱桥两边砌八字墙,拱石砌筑横、纵结合,主体采用横联砌筑法,纵向镶嵌弧形凹面券石上,贯通阳刻的绶带,绶带上点缀着葫芦、犀角、书画图案,因而后人在兴隆桥桥碑失而复得这之间的30多年里,根据拱桥券石上的图案,形象地将桥称呼为“花拱桥”,“兴隆桥”作为本名反而渐被淡忘。

花拱桥下的一碗水河发源于游仙区云凤乡圣灯山东面,流经花拱桥、水观音等桥,在游仙区街子乡东北汇入芙蓉溪,全长只有7公里多。

在花拱桥桥头,有一块宽0.76米、高1.31米、厚0.16米,表面被石灰水淋过的石碑。石碑正中凿有土地龛,如果不仔细辨认,根本就不会想到,这块石碑就是花拱桥桥碑,即兴隆桥原有的桥碑。

也许人们将古桥碑安放在此并涂刷石灰水是出于保护的目的,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古桥碑上的碑文文字大部分被石灰粉末覆盖,辨认困难。

经简单清理后,桥碑上的部分碑文依稀可辨,有“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四川(两字模糊缺失)直隶绵州”、“兴隆桥”等字样,捐资名单以康、邓两姓居多,碑文后有:“皇清乾隆二十一年岁丙子……”等字样。

据同治《直隶绵州志》记载:“兴隆桥,治北七十里,乾隆二十年康应和、邓一泓修。”

岁月侵蚀仍坚固如初

花拱桥位于游仙区云凤乡和忠兴镇之间,过桥下行经游仙区云凤、东林、石马到绵阳,过桥上行经游仙区忠兴、柏林,梓潼县卧龙镇到梓潼县城,是游仙区与梓潼县之间的重要乡村公路衔接点。

古桥见证历史,也见证古人精湛的建桥技术。与其他地方的古代拱桥设计原理基本一致,花拱桥所用的材料也是以酒米饭、石灰浆混合后作砌筑石料的粘合剂。在水泥尚未问世的古代,这种单孔石拱桥具有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等特点,拱桥八字墙看似砌筑松散,内部实则坚固。整个桥梁在经历260多年的岁月侵蚀后,主体仍不偏不倚,其坚固程度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也让人叹为观止。

当地村民说,在经历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后,周边一些修建时间只有三四十年的混凝土桥要么成为危桥,要么垮塌,但花拱桥依然无恙,未经加固维修,仍是两岸村民出入运输的必经之桥。

一座桥承载一份乡愁

今年73岁的侯家沟村村民陈正礼向记者讲述了有关花拱桥的一些说法。

花拱桥下的河名为什么叫“一碗水”?据说是因为河水的发源地距花拱桥不远,源头泉水不过一碗水的流量,但这眼泉水却常年不断流,形成了河,故而河名“一碗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隆桥桥碑碑身、碑帽被人为分离,碑身被推下河掩埋于淤泥之中,碑帽被丢弃在一公里多远的河沟里。直到七八年前,当地一些老年村民花了不少精力,陆续将埋藏在河道淤泥里的兴隆桥桥碑、碑帽找到并挖出,清除了表面淤泥。为避免桥碑再次被人为损坏,将其安置在桥头。

为记者担任向导的当地中年村民邓昌林说,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花拱桥就代表家乡,无论外出打工走多远,离家多久,只要回家,早晚都会在花拱桥上溜达溜达,看看两岸的山水,在桥边钓钓鱼,心里有一种安心的感觉,或许这就叫做乡愁吧!

古桥是一道风景,也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点缀古桥,一般都以龙头水兽、人文花草等为图案,花拱桥为何用葫芦、犀角、书画、绶带,其用意是什么呢?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葫芦寓意福禄,书画代表文化韵味,而犀角非常珍贵,在中国古代,多作为国家之间进贡、赠送帝王的重要礼物。流行民间并受到人们追捧的,往往是犀角雕刻艺术品,在清乾隆时期,重要建筑上常以犀角、葫芦、书画、花卉等为题材,采用镂雕或浮雕方式,组成意境深远的精美图案。

可以理解,花拱桥上这些用绶带将葫芦、犀角、书画等串联起来的图案,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新闻推荐

为治疗脑瘫儿子他辞职背着孩子全国寻医 回绵阳后开设康复训练中心造福各地患儿

昨(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游仙区老龙山的一处民房内,一场特殊的活动正在举行。十余名孩子聚集在此表演舞蹈,孩子们充满童趣的表演令人开怀,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而特别的是,这些表演节目的孩子是一群...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