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主导产业 创新扶贫模式 完善联结机制绵阳市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绵阳日报 2017-12-15 08:46 大字

梓潼“1+5”产业扶贫见“红利”,当地108户贫困户笑纳“扶贫猪”分红(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编者按:

去年是脱贫攻坚首战之年,绵阳市实现首战告捷,并形成了许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今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繁重,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确保再战再胜。即日起,本报开设“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专栏,展现绵阳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再战再胜的决心。敬请关注。

本报讯(陈伟记者李灵越)“政策好,人努力,就能摘掉贫困帽。”近日,走进三台县协和乡凤凰养鸡合作社养殖基地,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鸡觅食嬉戏,好不热闹,该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预计可出栏成品鸡15万只以上,该地贫困户只需通过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将小鸡交由合作社统一代养、销售,就能获得人均800元的代养分红。

产业是脱贫之基,是解决脱贫奔康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绵阳市结合贫困群众生产资源,以巩固和提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三大支柱”产业为抓手,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特色主导产业粗具规模,农牧民增收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不少贫困户正是从一项项贴合实际的产业中,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绵阳毫不“手软”,科学规划、大笔投入,哪里具有自身优势,就果断放大,哪里需要相应的产业,就大力推进。

今年初,按照“脱贫不落户、产业不掉队、奔康不落伍”目标,绵阳市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纳入《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一年以来,从六大重点产业、十大主导产品培育,到入股入社、股权分红、联营共赢等产业扶贫模式的全面推广,一个个“大规模”的产业走进了各村各户,让地方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困难群众充分融进产业之中,实现了有尊严、可持续的脱贫致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在贫困地区新建和改造提升产业基地15万亩,农业产业扶贫带动1.43万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占年度脱贫人口的45.4%。

“扶贫力度丝毫松懈不得,产业扶贫更要贵在坚持。”据市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脱贫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也在提前谋划,继续深入细致做好相关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据介绍,接下来,绵阳市将对已建立的“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再完善,并督促及时足额兑现,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入社贫困户,并且计划在全市新建一批高标准农田,新建或改造一批提灌站和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思想的转改也至关重要,通过‘智志双扶\’,让贫困群众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开辟幸福生活,”该负责人表示,农闲时节已经到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也陆续返乡,绵阳市还将用好用活农民夜校、乡村广播等载体,把广大农村群众组织起来,学政策、学技术、学文化,提高大家致富奔康的本领,“只要上下齐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实现脱贫目标。”

新闻推荐

梓潼第四届乡村旅游节揽金3亿

本报讯(林中伟记者赵斌)近日,“大美梓潼·相约冬季”第四届乡村旅游节落幕。据统计,整个节日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亿元。从上月中旬开始,梓潼宏仁乡首届梦幻灯光节、许州镇第三届...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