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建设惠民生 百姓欢歌乐起来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9-29 06:03 大字

(紧接01版)19个省级部门共同参与,有力地提升了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效力;先后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全省33家美术馆、89个博物馆和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3个,示范项目6个。

激发文化发展新活力

9月22日,在梓潼县七曲山大庙会上,一场优雅的洞经音乐会吸引了数万名群众和游客,参演的32位音乐爱好者都是当地农民。他们自编自演的 《水龙吟》《柳叶青》等曲目,受到不少人的喜爱。

五年来,四川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服务建设,明确了“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规范化购买机制,建立了“统筹推进、科学评价”的一体化保障模式,基本健全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

如今,眉山市丹棱县“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宜宾市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制度、成都市探索实践“公共文化服务超市”“文化连锁店”、崇州市试点探索 “文化院坝托管模式”等新机制、新模式、新典型不断涌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不断增长,一大批非国有博物馆、民办公助图书馆、农民文化大院、村民自办综合文化中心、农民工文化之家、留守儿童文化中心等新型文化阵地在全省遍地开花。

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

为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在文化上“富”起来,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四川省文化厅关于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文化惠民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安排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县级“两馆”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专项资金5191万元,村文化室专项资金1.16亿;2016年按照每个村5万元标准,安排1.25亿专项用于贫困地区2500个村文化室建设;对88个贫困县每县补助100万元,用于统筹开展系列文化惠民工程。

通过“一馆一团一车”“汉藏文化交流”“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市民艺术学校”“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农民演艺网”“农民读书月”等一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保障农民工、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藏区、进寺庙、进社区、进农家,让基层群众零距离享受多样化的文化惠民服务。

数字盘点

全省创新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5000余个,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近400余个,综合文化站4375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站点52000个。

全省群众文化机构年均提供文化服务98000余次,年均放映公益电影70余万场,全省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新闻推荐

家庭医生签约惠及12万重点人群

(记者左杉)“高压160、低压98,有点偏高。平时要少烟少酒、适当运动,明天我再来帮你量一次。”日前,在梓潼县自强镇三合村的村民王义全老人家中,他的签约村医贾依泉正在给他做上门体检。医生告诉记者,老...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