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凝心聚力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梓潼深入开展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纪实

绵阳日报 2017-08-30 08:02 大字

“有阵地纽带,有工作机制创新,既密切联系服务了群众,又接地气,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近日,全市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现场会在梓潼召开,与会人员现场参观后,如是点评。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梓潼县积极探索和实践,狠抓“十七条举措”的贯彻落实,通过创新实施基层党组织“红色家园”工程,建立“双向四级”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探索“三评两审”村规民约管理模式和“双促双赢”工作法,凝心聚力,深入开展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开创了群众工作新局面。

□文轶本报记者赵斌文/图

A实施“红色家园”工程建好阵地纽带

石牛镇金牛街社区,坐落于国道108线旁。在联系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中,该社区依托“双向四级”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组织体系,探索了“一核心三发挥”工作法——围绕党支部领导核心,发挥好群众自我教育、社团组织引导和文化活动引领作用。

目前,该社区已整合项目资金178万元,社会募集资金21万元,建成面积达727平方米的党群活动家园、可容纳60人的电影放映厅和多功能会议室、日接待能力达300余人的日间照料中心、面积为1800平方米文化广场。同时,社区还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感恩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8支,发展健身协会、个体协会等各类社团11个,参加人员888人,居民参与率34.3%,家庭参与率77.9%。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相互之间关心关爱,基层矛盾有效减少。

今年以来,梓潼县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核心,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活动正常、作用明显”标准,大力实施以“建好家园、管好家人、树好家风、兴好家业”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家园”工程。一是加强基层组织风格风貌的统一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建好党建工作主阵地,让群众喜欢来、留得住,将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是明确村“两委”班子权责清单,开展党员干部“双亮一争”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发挥教育引导群众的主体作用;三是大力弘扬文昌文化、“两弹一星”精神、三国文化和孝道文化,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自治,树好文明村风;四是开展“富村工程”,推广“1+5”产业扶贫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现代循环产业,在发展致富过程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同时,梓潼县还通过建立“双向四级”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组织体系。该县全面实行乡镇党委成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乡镇党委成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村(居)民代表、村(居)民代表联系群众的“双向四级”联系服务制度,达到每10户左右群众就有1名联系责任人,理顺党委、政府联系服务和教育引导群众机制。开展“党员干部进农家门”活动,深化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全程代办制度,建立群众服务“110”,构建服务群众“快车道”。通过联系服务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让群众知晓各项民生政策出台背景、实施范围和标准程序,清楚明白地理解政策,在政策落实中激励群众铭记党恩,另一方面收集掌握群众诉求、困难和问题,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决实际难题,引导群众用法制思维解决矛盾纠纷。

目前,梓潼县按照以点促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方式,构建了“三线四片”的推进思路,“红色家园”工程已在62个村(社区)进行试点,在七大领域形成了近百个示范集群,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349个村(社区)全面推行。

B探索“三评两审”模式落实奖惩办法

今年以来,石台乡尖山村通过“三评两审”村规民约管理模式,落实《村规民约量化考核办法》,已对14户孝老爱亲家庭、18户文明卫生家庭颁发奖牌,对7户环境卫生较差、邻里关系不和谐的予以批评教育,对2户未完全尽到赡养老人的予以联系帮教、限期整改。眼下的尖山村,家风村风民风得到改善,邻里关系和谐和睦和美。

今年以来,在深入开展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中,梓潼各农村基层党支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在健全村规民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三评两审”积分制管理模式:“三评”指村规民约积分以户为单位,由群众“评价”,评议小组“评分”,村委会集体“评议”;“两审”指党支部对村委会评议结果进行“审核”,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年度“审定”。同时,强化积分管理结果运用,对表现好、得分高的,在评先评优、招聘等方面优先推荐,按情况授予“星级荣誉户”称号;对表现差的根据情形进行全村通报和批评教育,暂缓享受村内优惠待遇,并指定“两委”成员、星级荣誉户、德高望重的村民对其进行帮教,限期整改后恢复相关待遇。通过积分制管理模式,有效促进村规民约落实落地,建立了群众事情群众评审的新机制。

C创新“双促双赢”工作法明确工作导向

定远乡同心村位于梓潼县东南方向,因境内光绪年间修建的“同心塔”而得名,距场镇8公里,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由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曾是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

该村在联系服务群众教育引导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尊重知识,敬惜字纸;戮力同心,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为主要内容的“同心精神”,开展“提志气、正风气、强底气、聚正气”教育。通过广播宣传、专题“坝坝会”、“同心故事”宣传讲座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重拾、传承曾经遗失的宝贵精神文化提志气。通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正风气,村风民风焕然一新,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明显提高,房前屋后“脏乱差”有效改善,电三轮载客等交通违法现象有效控制,涌现了一批“孝老敬亲”“十星级文明户”等模范典型。

同时,该村针对群众需求,动态调整农民夜校教学计划,做到群众“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让农民夜校更接地气,在学法普技中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底气。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开展乡村党组织和农商行党组织“融合共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两带两帮”,由第一书记带头制定精准脱贫发展规划,党员志愿者队伍带头发展产业,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先进党员帮扶一般群众履行集体义务。建成正大生猪代养场2栋,壮大村集体经济,前5年村集体可增收3万元以上,5年后村集体可增收10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梓潼县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带动,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强自立,实现党建与脱贫的“双促双赢”。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党员中心户+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产业链条,定期“问民需”“理思路”,定期召开贫困户大会和贫困党员会,积极宣传产业扶贫政策,教育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依赖心理。将基层党建与“1+5”产业扶贫模式有机结合,以贫困党员带头脱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为目标,采取“支部牵头领办、贫困党员示范户具体承办、贫困户自愿参与联办”的方式,提供示范引领,教育引导群众依靠惠民政策和富民产业,自力更生、科学致富。

新闻推荐

交出幸福“民生答卷”——梓潼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扫描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梓潼县坚持“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据了解,今年该县实施省级民生工程项目共9大项、65个分项及16件民生实事,市级民生工程共8大项,18...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