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呵护一方“净土” 梓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频出亮招
本报讯(记者赵斌文/图)茂盛的猕猴桃林内,随着切割机轰鸣,一茬茬杂草粉碎后,散落林间,踩上去,松软而厚实。这是近日记者在梓潼县三泉乡丝公村泉源家庭农场看到的一组场景。农场主白飞龙告诉记者,除推行“猪-沼-果”的循环生产模式外,还草于地,也是土壤改良,提升猕猴桃品质的制胜“法宝”之一。而这仅仅是梓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近10年来,梓潼县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以“巩固、拓展、深化、延伸”为工作方向,围绕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不同区域的补贴作物提供“现代营养餐”,实现“按需施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县配方肥推广面积达90万亩,其中,配方肥应用面积达62万亩。
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去年,梓潼县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一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全县每年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提高4个百分点。将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促进秸秆机械还田,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二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坚持种养殖结合、动态平衡,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支持养殖企业推广沼气工程和干湿分离处理畜禽粪便,生产加工沼渣沼液和有机肥;试点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还田综合利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全县每年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冬水田和经果园、粮油作物行间,间/套种植绿肥、豆科作物,建立种养结合的新型耕作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豆科绿肥等固氮肥田。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近年来,梓潼县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绿色健康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截止目前,全县绿色防控面积3.4万亩,其中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81只,覆盖面积0.9万亩、黄板诱虫1100亩;二化螟性诱剂、柑橘大实蝇食诱剂诱杀面积0.8万亩。发放生物制剂农药纹曲宁5吨,防治面积1.6万亩亩。引导扶持新发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8个,新增药械使用技术人员451人,全县共有植保专业合作社14个,从业人员达到735人,拥有各类施药器械554台,日作业能力达到2万亩,集中培训技术骨干和从业人员384人次,提高了农药销售人员识别、准确判断病虫害的能力。全县病虫害生态防治率达到60%.。
综合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全县畜牧业发展着力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即:优质生猪、优质家禽、优质肉牛、优质肉羊生产区和一个现代畜牧经济示范园区。一是在双板、金龙场等22个乡镇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二是在宏仁、文昌5个乡镇发展蛋鸡等家禽养殖。三是在演武、建兴等5个乡镇发展适度规模草食牲畜养殖。全县保持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
大力推广农膜处理利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再生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村污染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宣传,积极推广农膜科学使用技术,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激励机制,严厉打击各类不合格、假冒伪劣等农膜产品,全县农膜处理率达76%。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率达到82.7%。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灵越)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陈友权日前率调研组来绵,专题调研绵阳市绿色农业发展情况。在梓潼县三泉乡泉源农场,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察看了长卿镇鑫宇农资...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