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更健康 住得更安全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29 06:20 大字

饲料塔。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摄

洗消中心。 本报记者 范莉 摄

猪场。

□本报记者 范莉

7 月 27 日,在盐亭县柏梓镇的盐亭新好剑河种猪场,记者隔着猪场大门,听猪场负责人张胜强讲述着猪场里12000多头种猪和它们的“儿女”们的生活。

农业农村部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8月1日起禁止自配料添加抗生素。

在禁抗、非瘟背景下,如何保障生猪健康,做好生物防控,给生猪养殖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为了让生猪“吃得更健康、住得更安全”,四川生猪养殖企业采用了哪些科技手段和“秘密武器”?记者走访猪场、采访专家,为你一探究竟。

如何让猪儿不得病?均衡营养最关键

四川眉山万家好饲料公司从今年年初开始对饲料配方进行调整,用有机柠檬酸铜取代硫酸铜。“通过调整,促进了生猪生长,杀菌效果显著。”公司董事长叶仲华表示,调整后的饲料质量更高。

该饲料企业使用的有机柠檬酸铜是四川省畜科院和四川省畜科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产品。近年来,四川省畜科公司着重从生猪营养微量元素着手,在饲料中添加有机柠檬酸铜,有效改善仔猪腹泻。“通过试验,仔猪日粮中添加20-30毫克/公斤柠檬酸铜与180-250毫克/公斤硫酸铜相比 ,仔 猪 腹 泻 率 降 低33.6%-71.6%,从而提升仔猪的免疫功能。同时可节约饲料中铜用量5/6以上,且减少粪铜排放量。”四川省畜科公司董事长邝声耀告诉记者。

“抗生素被添加到饲料中预防猪病,既会让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又极大地影响了猪肉安全。”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解决了养猪高效、安全、生态、优质等一系列问题。“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不就是为了让猪儿少生病吗?其实,通过调整猪吃的营养结构,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陈代文说。

除了在饲料里添加优质微量元素,铁骑力士集团生猪养殖场的猪喝的水是专门配制的中药水,而盐亭新好剑河种猪场的猪喝的水里,配有各种维生素、电解质等。

跟人一样,蛋白质和氨基酸对猪来说,是生长需要的最重要的营养之一。优化饲料氨基酸以及蛋白营养,保障生猪特别是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是许多饲料生产企业近年来研究的方向,“猪儿腹泻跟蛋白吸收有很大的关系,蛋白过剩是猪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三年前,我们公司就在研究如何增加饲料优质蛋白和氨基酸方面努力。我们的基本方案是减少豆粕用量,增加鱼粉等优质蛋白,促进生猪的消化率,提升生猪肠道健康,减少生猪腹泻等病症的发生。”双胞胎集团技术总监谢正军介绍道。

如何控制饲料成本?科技发力多管齐下

禁抗之后,饲料结构发生变化,是否会引起价格上涨?乐山市市中区白马镇饲料专卖店店主李强最近收到一叠饲料生产企业的涨价通知,其中彭州康大饲料有限公司每吨上涨75元,记者翻看一下,有的企业饲料上涨高达100元/吨。

谢正军说:“饲料结构调整后,我们饲料成本增加了27-28元/吨左右,由于饲料营养有保证,料肉比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2.45-2.55斤饲料长1斤肉,180天能养到245斤出栏这个标准,但肉质更安全,品质更好,价格更高,所以对大型养殖企业的利润影响不大。”

饲料价格的上涨,对小型养殖户存在不小的负担,有没有什么措施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呢?记者向陈代文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用国内的小麦、高粱、菜籽粕等杂粮杂粕,通过生物技术改造提档升级,让它们与豆粕、奶粉、鱼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同样可以实现饲料原料成本的控制。”陈代文说。

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研究所则从饮料工艺着手,推广猪乳酸菌发酵液体饲料,该所副所长陈鲜鑫告诉记者:“通过特殊乳酸菌对饲料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从而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和提高猪的免疫力,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日增重。”

青神县农鑫家庭农场经理黄云贵用94斤发酵饲料基本可以达到普通饲料100斤的效果,一只300斤的猪,可以节约饲料和药成本100元,同时仔猪、母猪发病率降低50%以上。

生物安全如何做?畜舍环境是关键

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老总们谈得最多的就是生物安全。如今,抗击非洲猪瘟近两年,四川省的生猪养殖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以来,新希望集团有7个大型生猪项目开工,目前,全国存栏纯种种猪10000头,到年底达到20000头。“这些新开工的猪场,我们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全程信息化管理。”新希望六和猪产业指挥部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龚华忠说。

“影响生猪免疫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营养平衡,畜舍环境最为关键。”陈代文说。

7月22日,记者沿着崎岖山路驱车前往盐亭新好剑河种猪场,这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一个种猪场。在行至距离猪场2公里外,一个车辆洗消站中心出现在眼前,数辆拉猪的车辆正排队进入洗消中心。入场前的消洗成为每个猪场的必配设施。

猪场建在该镇山顶的一块平地上,在这个种猪场,记者吃了“闭门羹”,只能隔着大门采访张胜强。他说:“要跟我们猪儿‘亲密’接触,要换4种颜色的衣服,分别代表4个安全级别。”

原来,凡是要进猪场的工作人员,先要在盐亭县城洗澡,检测皮肤等是否携带病毒,用时大概半天时间。换上消毒后的红色衣物进入猪场大门,再次消毒换上橙色衣服进入猪场生活区。要进入猪场生产区,还要再次消毒换上蓝色衣服。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不仅仅是为了防疫非洲猪瘟,更是为了提升种猪、能繁母猪、仔猪以及育肥猪的疫病抵抗力。”新希望六和猪产业指挥部新好科技饲料产品部负责人肯定地说。

据张胜强介绍,盐亭新好剑河种猪场一共有4条种猪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全部实行机械化管理,17个人管理3000头种猪,一周产仔猪5000头,粪便尿液自动清理,饲料投放一个按钮就能完成,饮水中添加各种维生素,各种通风换气设备保证猪只生活在干爽清洁的环境中。

“这样干净卫生的环境里,猪儿肯定病少,体健!”张胜强说。

新闻推荐

无花果“敲开”致富门 鹅溪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本报讯(记者李锦辉)近年来,盐亭县鹅溪镇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发动乡贤回乡投资等方式,在该镇军民村成功引进和发展无花果种植...

盐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