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塔式植物床 净化农村生活污水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14 06:02 大字

塔式污水处理站。

□本报记者 罗敏 文/图

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治理普遍存在处理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7月6日,记者在盐亭县大兴回族乡林园村看到,该县依托辖区内中科院成都分院紫色土生态试验站技术力量,探索建立的“塔式污水处理站+生态沟渠”新模式,让污水通过一层层立体塔式植物床吸附杂质,变得清澈透明。该模式建设和运行成本低,为丘区(山地)污水治理提供了好的借鉴。

在林园村场镇下坡处,美人蕉、铜钱草、石菖蒲、狐尾藻等植物生长旺盛,错落有致的水池植株各异,不知内情的人会惊喜地以为是“花园”。其实这不是什么花园,林园村党支部书记何小松为记者揭秘:这是一座净污“功力”强大的塔式污水处理站,场镇230户580人生活污水就是经过这里处理的。

记者在生活污水联网接入源头看到,浑浊的污水随着依次联通的水泥处理池往下,逐级沉淀、净化,最终在出水口处已是清澈见底,异味也完全消失。“这些绿色植物全都有吸附污水杂质的本领,净化塔式处理站排出的水体,然后流向配套修建的4.3公里生态沟渠。”何小松告诉记者,在塔式植物立体净污技术的带动下,村上越来越多村民也在自家房前屋后沟渠内,种植净污植物,茂密的绿植既美化了环境,也让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的问题迎刃而解。

该项技术可对1000人左右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建设成本低,修建设施资金为50万元-60万元,平均为2000元/立方米。设施采用无动力运行工艺,后期运维简单、管理方便,平均运行成本仅为0.08元/立方米。

盐亭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构筑的塔式污水处理站,运维成本低,尤其是流经分散式居住农户家门的生态沟渠,用很少的花费就可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分散的问题,能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目前正积极向全县推广该模式。

新闻推荐

营造安全出行环境 鹅溪镇全面推进“一盔一带”

本报讯(记者李锦辉)为保障广大群众出行安全,进一步增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意识。近日,盐亭县鹅溪镇联...

盐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