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套餐”撑起致富“丝”路

绵阳日报 2020-06-17 07:42 大字

村民正在摘蚕茧

□本报记者李锦辉文/图

“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在盐亭,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桑树、养殖桑蚕的传统。嫘祖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桑蚕种养产业链,打造桑蚕种养项目“产业套餐”,通过引进优质商户、发展“能人效应”,激发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让当地桑蚕产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鼓起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现在我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个3000多元,自从镇里引进公司以来,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贴补家用。”69岁的嫘祖镇嫘祖村村民任雪梅一边摘蚕子一边告诉记者,靠着养蚕种桑的“老手艺”,日子越过越好。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发展桑蚕种养项目。去年,嫘祖镇政府通过多方考察,引进了嘉源亿泽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嫘祖村流转土地50余亩种植桑树,发展蚕桑产业,目前公司已建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的蚕房。记者在该公司蚕房里看到,今年蚕茧得到了丰收,当地村民正在忙碌摘蚕茧,大家纷纷表示,今年的蚕丝质量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发展桑蚕种养产业的同时,嫘祖镇将目光放到了桑蚕产业附加值上,充分发挥当地“能人效应”,为热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能人”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在家乡创业致富。“看到这片土地我就充满了希望,看到家乡的桑蚕产业发展的这么好,我感到十分欣慰。”岳鲲是盐亭县嫘祖镇启文村的村支书,他告诉记者,他带头发展产业提高桑蚕产业的附加值,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启文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建设蚕桑产业基地,发展桑叶茶、桑芽茶、果桑等产品,同时吸纳本村村民发展产业,带动全村致富奔康。

记者参观了启文村的桑叶茶生产车间,一进车间,一股浓郁的茶香味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在进行着茶叶杀青和揉捻作业,每一道工序都十分有考究,工人们必须一丝不苟按照工序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桑叶茶清香的口感。正因如此,近年来,启文村的桑叶茶、桑芽茶、果桑等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每年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购买产品。同时,该村还通过线上销售的模式,让农副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白色的蚕茧、绿色的桑树、清香的桑茶……盐亭县嫘祖镇的桑蚕种养形成了优质发展的产业链,成为该镇的一张“金字招牌”。下一步,嫘祖镇将继续以“产业兴盐”为引领,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积极培育发展桑蚕加工企业,推动全镇桑蚕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 盐亭举办首届创业创新大赛

本报讯(记者李锦辉)“激发了我干事创业的决心,使我浑身充满了力量。”选手激情四射讲着参赛作品,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