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青花椒 铺就致富路 探访金孔镇梓岩村特色种植园

绵阳日报 2018-10-12 07:30 大字

郑中林正在查看青花椒长势

□本报记者安达福文/图

走进盐亭县金孔镇梓岩村青花椒基地,只见一株株茁壮成长的青花椒树迎风摇曳,飘来阵阵椒香,基地负责人郑中林正指导椒农用剪刀将花椒树上多余的枝条剪掉。

“这些新长的枝条不结果,专门吸收肥料,要尽快剪掉,才能保证明年青花椒长得饱满……”郑中林一边指导一边跟记者打招呼。得知记者来意后,郑中林放下手中的农活和记者闲聊起来。“你别看现在树枝长得好,前期可费神了。”郑中林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告诉记者,虽然前期辛苦,但眼看明年即将收成时,他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郑中林是重庆人,在老家也发展了280余亩青花椒,技术上的成熟让他想扩大种植规模,但老家没有合适的土地。为此,去年,郑中林先后到重庆和四川10多个县市区进行考察。“当时经过一个亲戚介绍,我来到了梓岩村,发现这里土壤和土质都非常适宜发展青花椒,便决定在梓岩村建立青花椒基地。”郑中林告诉记者,加之盐亭县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有政策上的支持,让他更有信心建设好基地。

确定好位置后,郑中林先后投入200万元,用于青花椒基地的建设。去年10月,经过村两委的协调,郑中林在梓岩村流转了430亩土地开始种植青花椒。10月底,经过前期的土地整理后,430亩青花椒全部栽种完成。随后,郑中林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就青花椒施肥、修剪、灌定根水等管理技术向村民进行讲解,以便日后进行田间管护。就这样,郑中林的青花椒产业基地逐步迈向正轨。

“由于青花椒进入丰产期的时间较长,加之行间易生杂草,我便想在行间套种经济作物。”郑中林告诉记者,经过前期考察,他发现今年西瓜市场行情好,能卖个好价钱。同时,梓岩村土质疏松,透气性强,雨水下渗快,适合西瓜种植。随后,郑中林便在行间进行套种。但是今年盐亭雨水偏多,西瓜成熟时正值雨季,很多西瓜都烂在地里,并未给郑中林带来额外的收入,相反由于雨水偏多和西瓜吸收青花椒的养分,部分青花椒死亡。“今年损失了大概1000多株青花椒,虽然已经补种,但长势依旧不理想。”郑中林说,为了照顾好这些幼苗,他每天都和技术人员一起在基地里施肥、修枝,他相信经过他的照料,明年一定会是一个丰收年。同时,为了提升青花椒的附加值,郑中林还计划在村里建设烘干房和冷藏房,这样即使由于天气原因,也能保证青花椒的质量。

产业基地不仅为郑中林带来财富,也让梓岩村的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车。据郑中林介绍,只要村民有种植青花椒的意愿,他愿意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并回收青花椒,村民只需出力,其他风险由他来担当。现在,虽然没到收成的时候,但村民每天都有50元的工钱和土地流转费,每年能增收上千元。

据金孔镇副镇长陈启砚介绍,下一步,梓岩村将以青花椒基地为龙头,结合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生态养殖敲开乡亲致富大门

姚帮俊正在给肉牛喂食□本报记者安达福文/图近日,记者在位于盐亭县富驿镇新坪村众勤肉牛养殖场看到,在一间间标准化的牛棚...

盐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