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拓宽增收路 鼓起群众“钱袋子”

绵阳日报 2017-11-01 08:06 大字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本报记者李锦辉

产销一条龙收入节节增长

45岁的罗宗华是绵阳市游仙区观太镇一名肉店的老板。最初,他靠每天早上从批发市场进猪肉,拉到自己所在的肉店卖,一个月虽然能挣一些钱,但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来说,卖肉的收入仅够一大家子的人维持温饱。为了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罗宗华积极思考,拓宽劳动收入,“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目前,罗宗华不再是单纯的卖猪肉,他自己开始饲养粮食猪,同时学习技术开展猪肉深加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销售模式,拓宽了自己的劳动收入渠道。让罗宗华最开心的就是每年过年前后腊肉腊肠火爆的销售态势,“以前只晓得卖猪肉,不晓得咋样才能让自己的收入多一些。通过镇政府宣传的拓宽劳动收入渠道的建议,现在不仅平常生肉卖得红火,每年过年腊肉腊肠销售收入尤其可观。”说到这里,罗宗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让罗宗华更加感到欣慰的是,自家的宅基地上今年终于盖起了小二楼,目前正在装修。“以前根本没想到这辈子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现在家里收入可观,也盖起了新房子,生活质量提高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罗宗华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过得喜气洋洋的,真真切切有了浓浓的幸福感。

家门口就业上班不误种田

天水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盐亭县麻秧乡南部,梓江河下游。以前,该村群众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财源匮乏、全村无产业。可近几年,该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为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和经济收入,天水村在各级部门帮助下开办了夜校“天水大讲堂”,邀请各界专家到村授课,开阔了村民的眼界;该村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进农业公司,大力发展产业,使天水村从一个集体经济为零、产业为零的小山村,变身成为全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示范村。

该村采取“经济林+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在村里广泛种植丹参、黄精等名贵中药材,与沃柑、蜜桃等水果配套种植,结合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成立天地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集体+金融+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产业发展,贫困户可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还可通过产业扶持周转金、资金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

家住天水村的村民张少波乐呵呵地说:“现在我们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在本村就可以上班,而且还不耽误种田,多份收益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据驻村第一书记廖云介绍,下一步,天水村将努力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发挥天水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天水村量身打造一套新农村建设方案,让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闻推荐

走进传统文化“博物馆” ——探访省级传统村落盐亭县黄溪乡马龙村

□王堂甲本报记者安达福文/图青山环绿水,绿树掩民居,在山顶俯瞰整个村落,一个个民居院落沿山脚呈“V”字形分布,与稻田、山脉、森林、村道组合为一幅风光如画的美景,犹如世外桃源……这是近日记者在盐...

盐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