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旗照耀奔富路 ——盐亭县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纪实

绵阳日报 2017-10-13 09:36 大字

今年以来,盐亭县始终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树立“党建+”理念,通过建强扶贫党员队伍、完善扶贫帮扶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始终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全面推进“党建+脱贫攻坚”,把党建与***拧成“一股绳”,使党建与扶贫有效融合、相互促进,有力促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黄勇本报记者安达福

建强堡垒汇聚发展动力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双碑乡普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村里的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百合、果蔬、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几年前这个村子却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畅,产业发展滞后,村民收入低。

去年年底,县司法局干部何文俊被选派到双碑乡普佛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他和其他村干部采取走下去问、请进来听、迈出去学、坐下来商等多种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有的放矢地为村里送来了产业发展项目、土坯房改造政策、产业扶贫中的低息贴息贷款政策等。同时,因地制宜引进江油爱情谷百合产业,构建起“支部+业主+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帮助村民踏上脱贫奔康的道路。如今,以“零租金”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种植百合的建档贫困户在普佛村已然常见。

本着兑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承诺,盐亭建立了“第一书记联系驻村干部、驻村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村民”的工作机制,选派了84名驻村第一书记。把党组织建在扶贫产业链、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中,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把政策、温暖和服务送到百姓手中。

同时,一手引人才,让班子强起来;一手理思路,让党组织“动”起来。脱贫攻坚征程中,盐亭着力把乡土人才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深入挖掘优秀农村党员服务基层、发挥作用、创先争优的潜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模范带动作用,建立党组织(党员)脱贫攻坚示范园,创新基层党建扶贫方式。

农民夜校扶贫更要扶志

“老乡们,上课啦!”近日,宗海乡的“农民夜校”又开讲了,忙完农活的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涌向教室。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宗海乡未来发展规划、扶贫政策,有啥疑问希望大家都提出来。”主讲者是宗海乡乡长敬宗平,村民与敬宗平早就是“老相识”。台上讲得深入浅出,台下听得聚精会神。

“扶贫更要扶志,让村民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发展思路很有必要。”敬宗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宗海乡结合“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行动,在全乡开办“农民夜校”,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提升致富能力,不断探索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新路径,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据了解,盐亭坚持把创办“农民夜校”放到基层组织建设、驻村帮扶工作中去谋划,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充分整合各村(社区)活动室、党员远教站点、农家书屋、农民学校、“盐亭红”智能党建学习平台等资源开展教学。择优选聘专兼职教师,重点从机关干部、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以及从业务单位选聘的专(兼)职教师,择优选拔各行各业带头人到夜校巡回授课。

同时,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注重因地、因人、因事开展教育培训,按照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个人文化程度和流动情况等不同实际,大胆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增强夜校学习的吸引力,提高群众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此外,实行“送课进村、进户”,延伸到村、组、农户乃至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农闲、夜晚和闲暇时间,采取现场操作、讲座、群众点题目等各种形式,向农民宣讲政策法规、农业技术、道德伦理、安全知识等。盐亭借助“农民夜校”平台,不仅增强了广大村民和村干部学习积极性,还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帮助农民开辟脱贫之路。

“支部+”理念提升造血功能

麻秧乡天水村是省级贫困村,有贫困户67户167人。穷则思变,天水村两委班子认识到,治贫仅“止血”“输血”不行,还得有“造血”功能。而产业则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为此,村两委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天水村发展规划,构建“支部+”模式,以党支部为龙头,依托社会团体,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里组织成立以中药材+水果为主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综合发展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天地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260亩,种植春密早熟桃、沃柑等水果,并在林下套种丹参、百合、黄金、玉竹等中药材。合作社吸纳村两委、贫困户、天水缘公司,形成“公司+基地+集体+贫困户+金融”的模式,抱团经营发展,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全村每户贫困户已实现分红214元,今年底每位贫困人口将实现分红800多元。

这仅仅只是盐亭“党建+”扶贫的一个缩影。产业是脱贫之基,是解决脱贫奔康的必由之路。为增强贫困村的“造血能力”,盐亭县以《关于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脱贫攻坚的意见》为指导,立足贫困地区资源、气候、产业现状等,大力培育骨干产业。通过“实施一批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形成一套促进农户持续增收的可复制和推广的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切实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金鸡镇金刚村成立雨农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海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助“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核桃、海椒500余亩;洗泽乡檬垭村采取“集体+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组织34户贫困户流转土地入股分红;茶亭乡广福村成立茶山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辣椒100亩、秸梗180亩……一个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也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

如今,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盐亭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用智慧和勤劳谱写一曲“心系群众乐奉献,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铿锵劲歌。

新闻推荐

绵阳市快查严处环保督察交办问题问责113人

本报讯(记者谢艳)自绵阳市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环保督察问题的追责问责工作,紧盯环保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坚持挺纪在前、直查快办、严肃问责,倒逼环保责任的落...

盐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