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冯河乡养殖大户何鹏—— “猪倌”创业不忘本 带领乡亲奔富路

绵阳日报 2017-09-22 08:05 大字

何鹏正在猪厂喂食

□本报记者安达福文/图

从务工农民到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先锋,现年52岁的盐亭冯河乡弥江白猴堂村4组村民何鹏,凭借自己的勤劳、乐观和坚毅的精神,创办了年出栏5000余头生猪的养殖场,组建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近日,记者从盐亭县城出发,经过40分钟的车程,来到大山深处的冯河乡弥江白猴堂村家禾兴盛家庭农场,山坡上空气清新,林木苍翠,鸟语悦耳,何鹏创办的生猪养殖场就掩映在这片树林里。走进农场,但见一幢幢生态猪馆矗立在绿草和百花园间,何鹏身着工作服在猪场喂食,并指挥工人消毒防疫,忙得不亦乐乎。何鹏精通兽医,在外打工又学到了管理经验,他见家乡青山环抱,小溪山泉长流,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大养殖场,于是便与妻子余春商定回家办生态猪场。

1998年,何鹏回到家乡后,养殖的10头太湖母猪产仔140多只,纯收入达1万多元。这让何鹏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何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5年,何鹏的养殖母猪达到98头,年出栏600余头生猪,这一切都让何鹏喜不自禁。但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由于规模过大,何鹏自身的防疫技术还不完善,那年养殖场内的母猪、生猪、仔猪全部得病死亡,让他直接亏损近800万元。“当时我一蹶不振,甚至想过放弃。”何鹏告诉记者,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下,他又开始慢慢经营起养殖场。这次何鹏吸取教训,聘请专业教授到养殖场进行专业指导。同时,通过自学掌握养殖技术,参加科学养猪速成班培训,掌握了一套生猪饲养方法、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何鹏把学习到的、总结到的养殖经验运用到养殖过程中,并且有什么问题主动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养殖能手。

2011年,何鹏又创办了养殖公司,在大山深处建起了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占地近18万平方米,办公场地800余平方米,种畜繁育基地5000余平方米,生猪养殖场2000余平方米,专业从事生态猪、良种猪、二杂母猪、商品猪的繁育和养殖。随着规模的扩大,何鹏又是如何解决污染问题的?“我们利用猪粪建成沼气池,用沼气煮饭,沼液、沼渣作肥料种植粮和青饲料,粮和青饲料又来喂猪,形成了一个良性产业链。”何鹏说,这样不仅保护环境,还能养殖生态猪。近年来,何鹏的养殖场已繁育良种母猪10000多头,肉猪50000余头,年均产值2000余万元。

致富后的何鹏并没有忘记家乡的村民,2010年,何鹏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奔康。“我们对合作社的社员采取‘五统一\’的模式,帮助他们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何鹏说,针对贫困户、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群体,公司不仅优惠购猪价格,还对养殖户购买的种猪实行包技术、包产仔、包防疫、包回收等“七包服务”。同时,还采取“借猪还猪”的模式,让养殖户零风险养殖。冯河乡尖子村村民冯兴阳高兴地说:“从2015年加入合作社以来,我养殖了20头母猪,自繁自养,年出栏肥猪达200多头,纯收入8万元左右,比打工强多了。”

目前,在何鹏的带动下,冯河乡及相邻几个乡镇530多农户已通过养猪实现了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法律知识讲座进乡村

本报讯(记者安达福)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为全县***工作贡献力量,近日,盐亭县司法局深入云溪镇咸水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守法、...

盐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