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强力实施县域崛起战略
激发县域活力 夯实底部基础
三台产“涪城麦冬”是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和“四川省首批中药材大品种和大健康重点产品”。2021年三台县共栽植麦冬 6.1 万亩,总产1.68万吨,综合产值40亿元。图为10月11日拍摄的三台县麦冬种植核心区永明镇万家坎村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郭超英 摄
“未来五年,绵阳经济年均增速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5000亿元。”10月11日,中共绵阳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明确,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
过去五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要冲击新高度,绵阳将实施“四大战略”,其中,“县域崛起”引人关注。
“对绵阳来讲,基础在县域、短板在县域、潜力在县域,没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党代会报告如此表述。为什么如此关注县域经济?答案其实写在数据中:今年上半年,绵阳全市县域范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52.1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0.98%。
7月底,绵阳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项目现场会,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悉数出席,两天奔行620余公里,主题只有一个——聚焦县域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这场现场会是绵阳推动县域崛起的“预赛”——绵阳已为各个县域划定了“赛道”,通过调动县域发展的活力,做强全市经济底部支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配套政策 统筹推进助力冲刺
筑牢县域经济底部基础,项目投资是关键。除各县域“选手”主动对接争取项目外,绵阳还制定了相关工作机制,从全市层面统筹推进,为县域项目建设提供便利。8月16日,绵阳市成立了项目谋划专班,“旨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形势分析、综合研判,有的放矢、精准施策。”绵阳市委主要领导如此点评。
县域“选手”间的PK,还离不开相关市级部门的政策保障。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绵阳市由经信部门牵头出台了《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不仅强化县域经济抓工业的主导方向,更围绕县域、园区制定了细化的工业发展方向,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创新产业发展,特别是绵阳有优势、发展有前景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北斗卫星应用产业、5G产业、物联网产业、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
为优化营商环境,绵阳市选聘了10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希望通过他们完善绵阳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座谈、明察暗访等方式,反馈相关领域的意见和建议,每年每人至少要提交一份监督情况说明。
绵阳还将建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每年评选“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并给予奖励。
制定规则 设置不同发展“赛道”
2021年,绵阳推出发展县域经济的系列政策机制,其特色在于强调统筹与指导。其中,出台的《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条措施》,以空前力度奖励县域发展;聚焦县域发展,启动大规模项目建设现场会。今年3月起,绵阳还启动了一项新的工作机制:每月举行一次县(市、区)委书记月度重点工作点评会,由市委主要领导主持会议,汇报点评的重点还是县域经济。
如果将县域比作“选手”,市级则比作“教练员”,为每个县域设置目标“赛道”、量身定做“训练计划”,结合目标进行强化“指导”。县域情况各不相同,政策自然不能“一刀切”。为此,绵阳实行“一县一策”,结合县域发展所需,由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在专项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最高单项奖励高达1000万元。“赛道”也各不相同:比如支持涪城区在全国百强区晋级升位,支持安州区打造绵阳城市新组团,支持江油和三台创建国家、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等。
每月一次的点评会,不仅看进度、找差距,更为县域发展传导干劲。
县域统筹能力相对较弱,点评会也是市县联动的通道——通过市委、市政府对县域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各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如绵阳高新区推动钜成产业园项目落地,该产业园区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致力于发展芯片、5G通信等高科技产业。为推动项目进展,市级领导带队多次上门沟通,促成了项目的顺利落地。
紧扣主线 各展所长谋“提速”
绵阳市各县域发展并不均衡,其中既有全省十强县,也有脱贫“摘帽”县。
而随着“赛道”划定,奖惩规则与支持政策到位,各县域也纷纷根据优势产业方向启动相关工作。
三台县是农业大县,为擦亮农业金字招牌,三台县正在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特别是在生猪和种子两大领域发力,力争打造中国西部生猪种业高地和长江中上游油菜制种第一县,努力承担起生猪种业和油菜制种“国家队”历史使命。如今,三台县麦冬种养循环、生猪种业园区已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
过去五年,三台县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从54位跃升至32位。
最近,天仪研究院等一批卫星研发和制造相关企业落户涪城区,其智能卫星超级工厂将于近期完工,有望带动形成千亿级的卫星研发制造和应用产业链条。“绵阳卫星超级工厂建成后,将具备年产50颗新型遥感卫星的生产能力。”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险峰说。
该产业从无到有落户涪城区的过程,“秘诀”就是平台化招引。告别过去逐个项目对接,涪城区采取平台化思维,通过专业平台公司招引、培育和服务相关项目。涪城区已与中科院、中关村集团等合作,建设了11个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国对接筛选合适的项目,目前,已有157家科技创新企业落户。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赛迪顾问发布“百强区”榜单,涪城区排名跨越升级到68位,上升6位。
新闻推荐
“两项改革”后合并村出现不少闲置集体资产,三台探索新路径包袱变财富村集体资产不“就地撂荒”广安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