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上学农村娃 定制班车开到家

四川日报 2021-02-20 06:32 大字

搭乘定制班车的西平明德小学曾烨(右)、曾美诗同学在“红领巾”招呼站点下车。 郭超英摄

1月21日,三台县西平明德小学高年级本学期的最后一天。当日17:30,在放学铃声中,曾美诗和同学们一起坐上了开往16公里外的峨山的中巴车。

这趟车是“红领巾”定制班车,沿途设有5个临时停车站,可以将10多个孩子顺利送到家。

在这之前,曾美诗要么和同学“拼车”,要么坐家里的电动车。

如何确保农村小学生从家门到校门这段路的安全?三台县在乡镇区划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中,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郭超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拼车”上学 安全隐患突出

数据显示,三台县共有111所乡镇小学,学生数为4.7万人,而县城的6所小学总人数为1.3万人。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成为附近孩子就学的首选,也成为当地政府资源配置的首选方向。

曾美诗选择入读了西平镇最好的小学——西平明德小学,这里配备了79名教师,可以从幼儿园读到初中,而付出的代价就是每天早晚各16公里的上学路。

根据西平明德小学2020年秋季对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小学1729名学生中,800人均需搭乘交通工具,其中既有汽车,还有交通隐患较大的电动车、“火三轮”等。“这段上学路让我们很担心,就怕出现交通安全意外。”西平明德小学校长陈再瑜说。

家住白庙嘴村的冯子涵,每天上学大概要走8公里,一直由爷爷用电动车接送,这段路要经过一个正在修建的高速路口、一座维修中的大桥、一段山崖边的道路。

也有学生会选择“拼车”,请私家车集中接送,但家长也有担忧——司机没有营运许可证,也存在超载等安全隐患。

政府补贴 定制客运服务

随着2020年乡镇调整,西平镇与周边另2个乡镇合并,成为总人数超过10万人的人口大镇,学生总数的增加,让“团购”定制客运变为可能。

2020年西平镇共有446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原本分布在8所小学,如今都集中到4所学校。学生的集中,让公交通勤路线变得可行——根据学生住址,只需 6条线路就能实现全覆盖。

拿着这个方案,西平镇党委书记唐明朋找到三台县幸福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红领巾公交”的合作。

由客运公司配置营运农村客车20辆,设立58个上下客站点,请专业驾驶员负责线路运行;政府提供乡镇客运中心为期8年的使用权;学校组织征集了有需求的1740名学生“团购”定制校车。

因为有补贴,相比以往“拼车”,平均车费从过去的每人4元下降到2.6元。“以前赶车到学校来回要8元钱,一个学期要144元,现在坐班车每学期只交90元钱。”西平中学九年级六班学生何蓉说。

为规范管理,每一趟班车都有一本台账,还会由高年级同学担任“车长”,发车后会在微信群里提醒家长到站点接送孩子。“有客运车辆负责接送,每天就是到家附近的站点接送孩子,省心太多了。”何恒同学的家长说。

三台县教体局副局长胡永生介绍,目前三台县正在起草相关规划,西平镇“政府补贴、公司运行”的定制班车做法,也在该县塔山镇等几个其他乡镇复制推广。

新闻推荐

垃圾发电

位于三台县北坝镇水文村的绵阳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试运行□刘继华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尹秦文/图日前,位于三台...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