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美了乡村富了群众

绵阳日报 2020-12-14 07:37 大字

□本报记者黄小芹

前不久,三台县芦溪镇涪城村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这让当地村民喜笑颜开。走进三台县芦溪镇涪城村,绿油油的麦冬地成片映入眼帘,一个个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清晰可见,处处洋溢着乡村文明和谐气息。

以建设文明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涪城村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重点实施富民工程、畅通工程、美化亮化工程、平安创建工程“四大工程”,在扮靓乡村的同时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通过开展“畅通工程”,涪城村已实现户通水泥路、户通光纤网络、户通天然气、户通自来水。而在“美化亮化工程”中,实施了主道绿化工程,安装完善了路灯,实现垃圾治理率100%,卫生厕所覆盖率100%。

随着文化院落、农民书屋、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涪城村除了定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还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主题活动。

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涪城村不仅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公婆”“最美家庭”“环境优美示范户”等评选活动,还组织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良田沃土造就涪城村成为三台县主要的麦冬基地,在这里,“麦冬葱郁,果蔬飘香”的产业新村综合体已经初见雏形。通过省级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当地主要推广“药—粮—菜”复合种植模式,以中药材涪城麦冬、无公害绿色高架蔬菜、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主导产业。

也就是说,在一块地里既种植麦冬,又种植玉米或高架蔬菜。“实行套作,不仅减少了农户耕、整地的投入,还大大降低了肥料、农药等生产成本,既提高麦冬的产量,又稳定粮食生产,一地多用,一举两得。”三台县芦溪镇涪城村党委书记张万友说,今年村内麦冬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高架套种蔬菜600余亩。

涪城村村民林福永早些年在外地打工,2007年他回到家乡搞起“种麦冬+养猪”的种养殖循环模式,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种养殖能手。林福永说:“养猪的猪粪可以作为农家肥用在麦冬地里,实现种养循环,现在我们家种的麦冬和高架蔬菜,再加上养猪的收入,一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日子越来越好了。”

为了提高麦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抓住建立国家出口麦冬标准化示范基地机遇,涪城村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实行“七统一分”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分户种植,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目前麦冬长势良好,预计明年收获时的产量和产值会增加10%-20%,户均年收入在3万元到4万元之间。”张万友说,接下来,将不断壮大麦冬产业发展,改良种植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丰富麦冬产品,提高麦冬价值,让村民们更好地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统筹协调 加快问题整改

本报讯(记者黄小芹)12月3日,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张学民带领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等部门有关负责...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