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像是唐朝的“新闻记者”

四川日报 2020-11-03 06:11 大字

记录盛唐兴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公元759年,唐代诗人杜甫携全家流落成都。成都安逸的生活慰藉了当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数百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就在这里诞生……11月2日,第六届中国诗歌节“诗意汇蓉城”名家诗歌大讲堂在成都图书馆开讲。当代作家、诗人彭志强围绕杜甫的书香世家与诗歌启蒙、家国情怀、晚年漂泊与落叶归根等方面,生动详实地还原了这位“诗圣”跌宕起伏的一生。

杜甫曾在四川三台(唐朝梓州)躲避战乱时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题目里的‘闻’字,就是新闻的‘闻’,如我们现在新闻里的‘本报讯’‘本台讯’。”彭志强进一步解释,这首诗歌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记载了唐朝官军消灭安史叛军收复河南河北这一事件,只是报道文体用的是诗歌方式。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像是现代新闻学里的“新闻快评”。

彭志强说,杜甫的诗歌完整地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尤其是安史之乱,他的诗歌呈现了当时的历史。

他举例,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颇有唐朝民生问题的新闻监督意味;《丽人行》更是直抒胸臆,讽刺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姐妹。著名的“三吏三别”诗歌无疑紧扣战乱这一主题。从这个角度看,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就像是唐朝“战地记者”和“深度报道记者”。“正因为杜甫,我们能完整窥见唐朝的盛极而衰。”

新闻推荐

彩茧丰收 幸福奔康

本报讯(刘玉明记者谢艳文/图)“今年的彩丝茧个大饱满,绕丝均匀,市场上卖价应该不错……”秋季是传统蚕桑的收获季。近日,三台...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