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饲料 增收又环保
青贮饲料粉碎打包
本报讯(邓洪刘玉明文/图)盛夏时节,玉米成熟,农民忙着采收玉米的同时,玉米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记者在三台县灵兴镇“粮改饲”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看到,农户将玉米秸秆运往该镇凯亿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销售,农户尹水红告诉记者,玉米秸秆卖给农业公司加工成饲料,既解决了秸秆难处理的问题,还增加了收入。
尹水红是灵兴镇丰收村一组的种粮大户,常年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100余亩,秸秆处理曾是让他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情。“以前玉米收完后,秸秆要不是拉回家当柴烧,要不就堆在地边慢慢烂掉,特别污染环境。”推行“粮改饲”后,当地引进了秸秆加工厂,加工青贮饲料,既增收又环保。今年尹水红种植了100多亩水果玉米,玉米销售完,所有秸秆都卖给了农业公司,亩收入200元以上。
在凯亿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内,工人将堆积成山的玉米秸秆进行粉碎、打包密封。“这些加工后的青贮饲料,将运往成都、云南、重庆和周边县市养殖场。”公司负责人寇永江介绍,青贮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比新鲜饲料耐储存,营养成分强于干饲料。
据了解,凯亿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灵兴镇专做青贮饲料的农业服务公司。公司通过收取该镇及周边镇乡百姓的玉米秸秆、玉米芯和麦秸等,加工成牛、羊、马、猪、鹅、鸭等畜禽通用的青贮饲料。寇永江说,公司现在技术不断更新,就玉米秸秆的处理量已达一万余亩。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解决了养殖户缺料问题,还解决了周边闲散劳动力的就业,公司效益也稳步增长,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
“在公司上班,离家近,收入稳定。”正在加工厂作业的工人李亚萍告诉记者,自己是石堰村人,因缺乏技术和家庭原因,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工厂办起后,她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不仅脱了贫,还建起了新房子。
在该公司加工厂,像李亚萍这样的贫困户有4人。“除了吸纳贫困户就业,我们还吸纳了2个残疾人就业。”寇永江说,目前,公司在该镇每个村及周边镇乡设置收购点,收购玉米秸秆等青贮饲料原料,解决就业200余人。
新闻推荐
高标准打造标杆典型 绵阳市推进“全国示范型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
本报讯(记者郑金容实习记者赵晨曦)近日,绵阳市第二次创建“全国示范型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现场推进会在三台召开。与会...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