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古城:两江绕城流韵千年

绵阳日报 2020-05-16 07:07 大字

三台梓州渡畔看廊桥(许峻榕摄)

涪凯两江交汇处的湿地公园成为市民健身好去处(谢勇摄)

涪凯两江环抱潼川古城(尹小龙摄)

□本报记者田明霞

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古往今来都是商贾云集繁华地。三台县城治地潼川,“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之要冲”。

涪江流经三台县境内,流程长达70余公里,流经芦溪、潼川等近10个镇乡,在百顷乡出境至遂宁市射洪县香山镇,涪江也由此从上游进入了中游。

水韵潼川

涪江岸边明珠城

被涪、凯两江抱城东流的三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都是商贾云集繁华地。三台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但有一个名字在时光长河中灿若月明,那就是“潼川”,如今,更加美丽的潼川正踏浪而行,风姿绰约地开创新时代……

2020年春节前,潼川古城旅游综合体揭开神秘面纱,在原来南济渡的位置,矗立着高大的梓州渡牌坊,如一位老人凝望着涪江凯江向东流去,注视着城区的变迁,诉说着古城的恢弘与厚重。

据三台文史专家左启介绍,三台县起源于遥远的古郪国,由郪县、北伍城县、始平县演变合并而来。三台县城治地潼川,“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之要冲”,历来为县、州、郡、府、路治所,县城虽经历朝历代培修、改建、扩建,但城池基址至今未变。

《华阳国志》记载郪县之名源于郪江,三台县城治地潼川,历来为县、州、郡、府、路治所。梓州命名时取“梓潼水”的梓字,梓潼水即今天三台人熟知的梓江,梓江是涪江支流。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梓州改为潼川府,潼川命名时取“梓潼水”中的潼字。自此“潼川”这一厚重的名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名噪一方。

涪江流经三台县境内,流程长达70余公里,在三台百顷乡出境至遂宁市射洪县香山镇,涪江也由此从上游进入了中游。由于涪江在三台水面宽水流大,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水患,历代都在修河堤、修城墙防御洪灾。

潼川古城墙原长5千米,现余约2500米,东城门、南城门保存完好,2013年古城墙和东、南城门被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南外街、方家街、下南街等古街道和建于清及民国初期的古院落保存较好。南外街、江西街与水上码头南济渡相连,南济渡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20世纪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古建筑生命,传承千年文脉。近年来,三台县委、县政府斥巨资实施潼川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对部分历史古建筑实行挂牌保护,修缮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民居和商铺,新建主题酒店及历史街区配套景观和建筑。目前,已建成了梓州渡(原南济渡)牌坊及广场、游客中心、南外街、江西街、广东巷、伍城巷等区域,别致的石板路,悬挂着大红灯笼雕梁画栋的青砖瓦房,再现了千年潼川古城的美丽画卷。

依水而兴

水利电站惠及粮农大县

作为重要产粮大县的三台县,东依涪江,南临凯江,有百万人口,是立于水岸、兴于水利的城市。1950年以来,三台县历届政府重视水利发展,兴修了大围堰、民力堰、红旗堰水库和红星堰电站等重要的水利工程。于刘营镇大围坝新建的“冬瓜山电航枢纽”水电工程,先后实现1到3号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同时注重水域环境质量改善,落实对涪江三台段河流生态系统保护。1968年8月,三台红旗堰正式动工,并于1971年底收官;配套的大坝电站、大兴寺电站分别于1980、1988年建成,年发电量总和达220万千瓦时。到目前,三台县已有鲁班水库、武都引水工程等六大水利工程,还有永安、冬瓜山、吴家渡、明台、文峰五个梯级水电站,对三台县的水利调节、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及民众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与涪江直线距离仅百余米的永和堰是有悠久历史的水利工程。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建成的永成堰和1939年接永成堰建成的“郑泽堰”,在1950年10月合并,三台县人民政府以“永远和谐用水”之意取名为“永和堰”。

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建设厅组成“四川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大兴水利。1937年,桃、李、太三坝士绅联名向县府呈书,申办三坝水利灌溉工程,从老马渠起经李村坝(里程乡)、太古坝(尊胜乡)、桃子园坝(新德乡)至永新乡止,渠长23.5公里。当时的三台县县长郑献征责成第四科查勘,呈报省政府及省贷款委员会。新工程于1938年1月1日开工,至1939年4月6日完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战争时期粮食生产供给及民众生活问题,为川蜀地区的抗战作出了贡献。2010年7月,省水利厅批复同意将永和古堰水文化园纳入该堰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确立以争胜镇永和堰干渠黄万里设计修建的高家桥渡槽为起点,沿坡向上延伸建水文化园。该工程于2013年4月开建,2015年主体工程竣工。水文化园呈三个跃式布局,以水文化博物馆、抗战纪念碑、东北大学内迁巴蜀故事墙、水中望月剧场等4个重要景点构成。

三台县水利局局长王宗明告诉记者说,涪江由涪城区丰谷镇进入三台县境内,在县境内全长达70.65公里。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通过开展清四乱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三台涪江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出境断面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河湖水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水清岸美的良好风貌。

渡口嬗变

千年水运向东流

三台,曾经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美誉,这与当时发达的水运有关。出自绵州的北宋状元苏易简写诗“清流深夜渡,候吏戴星迎。两行蜡烛泪,一叶彩舟轻。”描写的就是在三台境内涪江夜行,舟停渡口,官吏等候相迎情景。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潼川以下的涪江航道曾是药材运输和集散的水运要道。到了清代,水运则成为了三台长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当时的潼川投入营运的木船有338只,县境内的食盐、棉纱、土布、生丝等大部分物资都是从水路输出,当时的潼川(今三台)有渡口34处。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整治和开发,中坝(今江油)至三台间的涪江航道可通行10-20吨船只。凯江汇入后,舟行始畅,可通行20-30吨船只。当时,全县共有木船369只,核载3874吨,从业人员达1370人。1951年,三台民船第五联营社组建成立,三台全年水运货运量达到3.6700万吨。1956年,三台全年水上运货量增加到近7万吨。1979年,三台的水上航运达到巅峰,全年水上运货量达到70.2万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变化,三台逐步实施“渡口桥梁化,桥梁永久化”工程,渡改路桥项目走上前台。自此,渡口停渡,繁忙的水运渐渐衰落。渡口日渐式微,大桥飞架,目前县城周边有新渡口涪江大桥、梓州大桥、凯江廊桥、老南桥、新南桥、成巴高速涪江大桥等六座大桥。

新闻推荐

“五一”小长假 不用走远啦!

平武虎牙高山杜鹃花竞相开放(视觉绵阳·资料图片)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本报记者李锦辉摄)太乙仙山植物园(视觉绵阳·资...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