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心衰怎么办

家庭生活报 2019-08-15 02:37 大字

□ 三台县人民医院 周立远

心衰指的是心脏内部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问题,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更好地排出心脏外,导致人体静脉的血液淤积,动脉系统的血液输入不足,最终引起人体心脏循环功能出现障碍。大部分患有心衰的患者都是从左心开始衰竭的,心力衰竭不是独立的一个疾病,而是由于心脏疾病发展成的末期阶段。

心衰属于各种类型心脏病的后期阶段,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大家必须要重视对心衰的治疗。

引发心衰的病因

心力衰竭疾病的主要表现是肺部循环淤血,这种疾病不单单只依靠药物的治疗,也受到患者的饮食习惯、情绪波动的影响,所以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影响因素。

基本上心血管疾病都能够引起心力衰竭,比如心肌梗死、炎症等原因都会引起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与心肌功能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人体心室泵血等情况。

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因素也能够引起心力衰竭,比如,呼吸道感染,心房快速性颤抖或间接性心动速度过快造成心律失常,摄入过多钠盐导致人体心脏负荷加重,不合理的服用药物,过度运动或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都能够引起心衰疾病。

心衰的治疗方法

心衰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不同的疾病程度对症治疗,下面分别谈谈两种症状的治疗方法。

1.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衰的初期治疗可以通过面罩或者向鼻子导入氧气,并让患者处于半卧的姿势,保持两腿下垂,减少下半身静脉的回流。如果患者的病情仍没有得到缓解,可以根据患者的收缩压和肺部的淤血情况使用血管性的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血压持续下降至90以下甚至引起休克,应该对患者血流相关的动力学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进行净化、心室机械辅助性装置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平时要注意生活习惯,控制各种能够引发心衰的因素,及时有效地矫正基础性心血管疾病,防止发展成心力衰竭。

2.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治疗的目的是能够改变已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物质。可以先控制自身的疾病,使用相关的药物对疾病进行二次预防,消除心衰的诱发因素,控制感染,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还可以每天测量体重、血压和心率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出院之后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复诊,检查病情、身体情况和血液的情况,再对药物进行调整,当病情稳定三个月后且药物也达到相应的剂量,每月只需复诊一次即可。护理方法

对于心衰的患者,除了相应治疗之外,还应该做好日常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的缠绕。患者应该使用高枕头睡眠,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处于半卧位或坐位的姿势;禁止做体力活动,心衰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等到心功能有所改善之后,可以下床适当活动,防止下肢形成血栓和肺部的感染;平时必须忌烟忌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心衰是一种由心脏引发的疾病,如果患了心力衰竭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死亡。如果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疲劳、运动耐力下降、心率频次增加,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免病情加严重,增加患者的痛苦。

此外,要对患者的心脏基础性疾病进行控制,预防再次发病,还要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切忌背思想包袱,影响后续的治疗。

新闻推荐

“三农”巨变尽在眼前

“现在种地好安逸哟,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哪像过去肩挑背磨,太恼火了!”三台县永明镇万家坎村3组村民李云吉感叹。,“三农”巨...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