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成“第一选择”

绵阳日报 2019-08-06 06:37 大字

本报讯(尹发文刘玉明)“一抬脚就到了卫生院,不用排队就能看病,还能挂县医院的专家门诊。”7月25日,在三台县新德镇卫生院,正在就诊的云琼花老人乐呵呵地说,在乡镇卫生院看“县专家门诊”方便不说,报销比例也很高,一次能省上千元。

用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价格,享受县级医院的专家服务,得益于该县“医共体”建设的加快推进。近年来,三台县以“一切为了三台人民健康幸福”为根本宗旨,全面深化区域医疗协作、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和全民健康保健,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前医疗设备比较落后,很多检查做不了。”新德镇卫生院院长唐文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卫生院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花费大等问题。

干净整洁的门诊部、整饬一新的中医馆、全新的医疗设备……前来卫生院复诊的患者王大爷说,这才是“资格的人民医院”。几个月前,年近八旬的王大爷因高血压诱发脑出血,在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带领下到县医院确诊,再转诊到卫生院住院,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恢复了健康。

随着医共体建设的加快,该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

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多次选派医疗护理技术骨干到该卫生院坐诊、开展培训,人才实力迅速提升。在原有基础上,卫生院改善了设施,购买了先进的检查设备,实现了医疗技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县人民医院专家参与管理,并指导开展手术。

“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病人可以在彩超、DR映像等检查方面‘面对面’接受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诊断。”唐文龙介绍,在该卫生院,居民有了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以优先享受门诊、住院的转诊通道。贫困户还可以享受转诊绿色通道,在卫生院就可预约专家门诊,大大缩短了看病耗费的时间。

“下一步要在提升业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上下功夫,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成为‘第一选择’。”唐文龙说,“医共体”建设覆盖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老百姓一出家门就能看名医,真正打通了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切实提升了县域基层服务能力,推动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专项救治等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为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资源整合优势,该县组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近400个,与重点人群、贫困人口服务签约覆盖率分别达到93.4%、100%。

新闻推荐

草根书法家开办公益书法班

□特约通讯员刘玉明“五指用力不动摇,灵动之处徐捻转,平腕才能毫不偏……”7月24日,在三台县草堂书画院内,公益书法班的1...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