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福:改革开放圆了心中的梦

攀枝花日报 2019-07-17 06:55 大字

已在攀枝花打拼了36年的周成福。□本报记者 周琴 文/图

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中国奇迹,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个乡村青年的命运。家住西区河门口的“攀枝花好人”、攀枝花市第四届道德模范、个体经营户周成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今年51岁的周成福,出生于四川三台县。缺吃少穿、缺医少药、道路不畅、教育落后,是年幼的他对家乡的深刻记忆。那时候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离开大山。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各地,吹进了人们的心田。15岁的周成福不甘于贫困,从三台老家来到攀枝花打工。他最开始在西区清香坪一家餐厅打工,在跟师傅学习厨艺中懂得了做一个好厨师需要恪守的职业道德:不仅要做好舌尖上的美味,更要坚守食品安全这个底线。从此,他便把诚实守信作为人生的立足之本、做人之道。他把打工的餐厅当成是自己的产业认真对待,做菜绝对做到三个不,即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不用过期的调味品、不用添加剂,深受顾客的好评。

1992年,在餐厅打了9年工的周成福辞去工作,在河门口开办起了自己的小食店,专门经营牛羊肉。小店开张的那天,周成福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为满足一时的利益而走“捷径”,断了自己的后路。他在店铺内贴出告示,公开承诺:绝不使用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除泡剂、口水油、地沟油、潲水油、瘦肉精、陈大米、变质原料等危害群众健康的东西。如今,周成福的年羊肉馆已经营了27年。而他周围的餐馆有的关门,有的转租,有的更换了主人,而他的小店一直屹立不倒,成为河门口地区的一个餐饮标杆。周成福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离不开诚信,诚信不仅是经营之本、做人之道,更是自己小店立于不败的秘诀所在。”

由于诚实守信,周成福所经营的小餐馆顾客不断,时常有顾客在就餐后将随身物品遗忘在店铺里,周成福从未动心过。他总是将顾客遗忘的物品保管好,等他们来领取。27年来,周成福拾到顾客遗忘在餐馆里的物品有数百件,仅现金就累计有5万多元,每次他都想方设法联系失主,一 一交还。周成福继去年被评为“攀枝花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后,今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又被评为“攀枝花好人”。

谈及改革开放,周成福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人民群众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有了精气神,迸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同样是改革开放让我走出了大山,改变了人生,圆了心中的梦想。我衷心祝愿改革事业常青,祖国永远青春!”

新闻推荐

民生建设出实招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本报记者黄小芹一直以来,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关注。加快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短板是...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