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过清明带着春天的怀念

绵阳日报 2019-04-07 07:48 大字

本报讯(余婷高雪记者邓雪琳)清明节前夕,北川安昌幸福小学前往安昌镇革命烈士公墓,祭奠革命英烈,开展扫墓活动。

祭扫活动在同学们高亢嘹亮的歌声中开始,学生代表为长眠在公墓的革命烈士们敬献鲜花,全体人员低头默哀,表达哀思。随后,学生代表们讲述了几个革命先烈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学们还齐诵诗歌,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大家还举起右拳,一起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要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共圆中国梦。最后,孩子们一个个走到烈士墓碑前,献上了一朵朵小白花。

当天,孩子们还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线上签名寄语活动,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报讯(实习记者冯淋淋)为纪念捐献器官(眼角膜)爱心人士,倡议征集器官(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清明来临之际,市红十字会、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等多部门联合举办了“春之生·生命如花”2019绵阳器官(眼角膜)捐赠缅怀纪念暨倡议活动。眼角膜捐献者家属代表、移植专家代表、志愿者代表、医学生代表以及医务人员代表等200多人汇聚一堂,纪念捐献器官(眼角膜)的爱心人士,聆听生命故事。

活动现场,82岁的郑惠蓉老人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她说:“我的眼睛还好,现在还能看报纸。等我去世后,把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据了解,2012年至2018年,绵阳市已经实现了73例器官、组织或者遗体的捐献,其中有10位爱心人士捐献眼角膜,为23人带去了光明。

本报讯(实习记者冯淋淋)没有鞭炮声,没有纸钱焚烧,长眠绿草下,鲜花旁。清明期间,“平安清明·绿色殡葬”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三台举行,以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的现代文明环保祭祀方式。

掘土为坑、安放骨灰盒、覆以新土、草皮和鲜花……在逝者安息的草坪上,亲属们面色严肃,鞠躬再三。整个生态安葬仪式全程不放鞭炮、不烧纸钱,只用音乐、礼仪、鲜花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三台县民政局长吴明海表示,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倡导亲人在世时,常关心多陪伴,让亲人享受家庭温情、人世欢乐;亲人离世后,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以节俭庄重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欣慰、生者无憾。

新闻推荐

筑好通村路 产业发展有奔头

□本报记者李锦辉“我今年71岁了,终于亲眼看到这条泥巴烂路变成了水泥路了。”三台县永明镇白庙杨家坝村五组的杨大爷,小心...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