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麦冬金字招牌 打造一方富民产业

绵阳晚报 2018-12-27 11:18 大字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产业!带动了我们十几个乡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三台县人大代表、三台涪城麦冬协会副会长、三台涪城麦冬产业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运东不负使命,积极投身家乡建设,致力于麦冬产业健康发展,倾情守护涪城麦冬金字招牌,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杨运东曾经入伍参军,退役后在外从事过商贸工作,六年前回到家乡三台花园镇创业,积极带领父老乡亲通过麦冬种植加工增收致富。因为对三台麦冬产业发展和品牌提升的积极贡献,他被推选为三台涪城麦冬协会副会长和三台涪城麦冬产业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作为这一特色产业发展的“掌门人”,杨运东不仅要对当地麦冬市场很熟悉,还要对老百姓的发展需求很了解。在麦冬生长、收获、加工、销售等重要时间节点,杨运东都要抽出时间,深入到涪城麦冬种植产区去了解各个环节的情况,与麦冬产区镇、村、社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愿与心声。如农户种植机械化程度低,麦冬种植规范化措施难以落实,因市场价格影响,劳动力紧缺,以及麦冬生产者与经营者自由交易,二次污染等问题,都在他深入调研走访中得到了及时反映与发现。作为一名勇于担当的人大代表,杨运东及时将这些走访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思考与对策写成多条建议和意见,在人代会上及时提交反映。这些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并成为了促进涪城麦冬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项实在举措。

要实现更好维护涪城麦冬的金字招牌,麦冬种植户们从种植到加工都需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为此,杨运东积极联合省市科研院所和花园镇政府等单位,在花园镇镇江村打造了6000亩“川麦冬GAP基地”和“涪城麦冬标准种植基地”,并被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同时,他还借助当地资源优势,招商引资100万元,在花园镇涪城村、营城村、光明片区先后建立了“麦冬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亩,“有机麦冬种植基地”800亩,在提升涪城麦冬品质,标准化种植生产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如今,在杨运东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政府和协会的引导,不仅“川麦冬GAP基地”和“涪城麦冬标准种植基地”等一一建成,而且还在花园镇上修起了储存量500吨的气调库,经过麦冬种植户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烘干机也顺利投入使用,麦冬规范化种植实验不断向前推进,涪城麦冬品牌得到了有效维护和提升,真正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

(记者范萌)

新闻推荐

记者提前试跑绵西高速 绵阳到南充车辆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

绵阳到南充有直达高速了!昨日,成都晚报记者提前到即将通车试运营的绵阳至西充高速公路(以下简称绵西高速)试跑。记者在现场了...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