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培育麦冬产业“常青树”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2-24 06:26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金泉

12月初,“中国麦冬之乡”——三台县召开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推进会,由此加快了全县麦冬规范种植全覆盖的进程,确保麦冬种植提质增效,永葆产业常青。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三台麦冬正以规范化种植为引领,打造一条“绿色、生态、安全”之路。

实施规范化种植尝到“绿色”甜头

三台县花园镇国家级出口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近年来致力于麦冬的规范化种植,是全县麦冬规范化种植的样板。12月21日,记者在这里看到,绿油油的麦冬一望无际,长势正旺。“往年这个时候,全村1500多亩麦冬田因为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看上去一片雪白,就像打了霜一样。但最近两年,麦冬田硬是绿得很哦!我们已经两年没有打多效唑了。”花园镇白衣村三组农户林祖飞说。

介绍起全镇的麦冬规范化种植,花园镇副镇长杨德勇说:“全镇有1.5万亩麦冬。以往,每亩10—12万株苗,栽得过密。从3年前开始,我们就调减到每亩8—10万株苗,这样,麦冬田透光透气,提高了品质。同时,我们增施了有机肥,通过沼液车拉沼液过来,本土大型养殖企业明兴农业也正在建沼液管网,今后将沼液直接输送到我们的7000亩核心示范区;自今年县上禁止施用多效唑以来,我们已有95%以上的麦冬田没有再施了;此外,安装太阳能灭虫灯,开展绿色防控,进一步规范了加工技术,采用滚筒式烘烤机保障麦冬的质量安全。”

“采用滚筒式麦冬烘干脱根一体机加工麦冬,不会破坏麦冬本身的品质。同时,比传统的加工设备节约了50%的用工。”三台明志麦冬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伟说,“去年,我们将这套设备向社员成功推广,每吨增值3000—5000元。”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未获征地补偿款“外嫁女”状告村民小组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现实中,拥有高度自治权的村民集体在投票中将“外嫁女”的权益阻断引发官司的事不少。...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