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落月是严武

成都晚报 2018-12-19 04:19 大字

◎刘 火(作家)

严武虽不是蜀人,但是严武三次入蜀镇蕃治蜀,几近十年。从至德二年(757)至永泰元年(765),两返京都三次入蜀,并在壮年四十岁时病殁于成都。严武不仅镇蕃治蜀有功,而且因为与杜甫的情谊,成就一段武人与文人、上级与下属和睦相处的佳话。

不过,《新唐书》对严武似乎有些苛责。说他在蜀“颇放肆,用度无艺”,往往又因不事乱杀人。在对待杜甫上,以下说法尤为后人争议:“最厚杜甫,然欲杀甫数矣”。在这件事上,由于历史久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全唐诗》留下严的五首诗(因《班婕妤》存疑,《全唐诗》认定为五首)来看,就有两首直接与杜甫相关。两诗全录于后: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巴岭答杜二见忆》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

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

斗城怜旧路,涡水惜归期。

峰树还相伴,江云更对垂。

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

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酬别杜二》

一首七律,一首五古。清人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两首有详细的集注。严作为一位握有成都军政大权的武人,能把诗写得这般牵肠挂肚,尤其是两诗里都写道思念之“思”:七律有“两乡千里梦相思”;五古有“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这样的感情,没有虚伪,没有武夫的骄横,也没有因官大高高在上的意味。有的则是,对诗人友人杜甫的敬意、关心和厚谊。尽管后人(直到今天)为严杜之间的关系猜测、臆会和杜撰了许多两人之间隙缝。但是,明人王嗣奭说的“读二诗,见两公交情,形骸不隔,可知欲杀之诬”。此话实为真知、也为公论。这样一来,在残酷的历史与幽暗的人性中,可以感受到些许温暖。

从杜甫一方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如此。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里也同样记载了两公的情谊。“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也好,“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也罢,看似捧场和奉承,实为诗人杜甫对严武的认知和由衷的敬意。在《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里,杜甫写道:“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在《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里,杜甫写道:“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这些诗虽有应酬之义,但诗里表达的真情,则是触手可及的。今天已经不能确定杜流亡入川是不是朝着严武(严758年便任绵州刺史),但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杜能客居成都、梓州(今三台县)六年,是因为严武这期间给予了诗人极大的帮助。梓州一年是因为严回京任职,严重回成都治蜀时,杜便迁回了成都。更重要的是,广德元年(765),严武病逝之后,杜甫觉得失却了依靠,诗人也毅然地离开了成都,哪怕有给诗人舒心的草堂。这是伤感伤心的事。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严成就了杜,至少给了杜一个“安乐窝”,而杜则用自己的诗,回馈了严武治蜀的成都,回馈了已是巴山落月的严武。

新闻推荐

三台县金石镇长虹村 养猪场已经安装喷淋设施除臭味

本报讯(记者胥江)日前,记者在三台县金石镇长虹村一家大型养猪场看到,该养猪场两个猪舍排气口外新安装上了喷淋装置,养猪场负责...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