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 可曾触动你尘封已久的心弦

绵阳日报 2018-12-18 08:42 大字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对穿着有了时尚、美丽、舒适、个性等更高的追求;

改革开放前,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少量的肉类或者糕点糖果,如今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改革开放前,人们居住的大都是平房,泥土垒的房子也随处可见,如今很多人住进了楼房、公寓、别墅;

改革开放前,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三轮车,加之道路泥泞难行,人们的日常出行极为不便,如今交通工具和方式多种多样,汽车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闲话间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改革开放前,“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成为很多人的奢求,如今人们在“买买买”的快意中畅享新消费品的智能便捷、绿色安全;

……

40年的光阴故事,40年的酸甜苦辣,40年的生活足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都是美好生活的亲历者。

一份份岁月记忆,一个个百姓故事,浓缩着改革开放40年来,绵阳人民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不变的向往。让我们在“光阴的故事”里,不断续写生活的美好、时代的华彩……

衣着变迁

之“穿”越芳华

改革开放40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穿衣打扮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顺河街今年53岁的陈小华对此尤为深刻,近日,向记者讲述了她“穿”越40年的衣着变迁和那些与穿衣打扮有关的“芳华”故事。

陈小华小时候兄弟姐妹多,没钱买新衣服,她就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要不是屁股上补丁摞补丁,就是在衣袖上、裤腿上接一截!直到10岁那年,外婆用父亲上班省下来的棉纱手套,拆成纱线织了一件‘毛衣’给我,我才算有了人生第一件新衣服……”陈小华说。记者注意到,身穿枣红色羊绒毛衣,外面套一件呢面料风衣的陈小华显得很时尚。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陈小华也有了一件让她至今难忘的彩色新衣裳。“1980年,表姑从上海带回一件胸前绣花、后颈带拉链的针织衫送给我,穿着这件标签上印有‘上海’字样的新衣服,我在同学们面前‘洋盘’了好久哟……”陈小华捋了捋额前的头发,忍不住笑起来。从那时起,“上海服饰”给陈小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的漂亮衣服大多是亲朋好友从沿海带过来的,自己没法亲自挑选,我拿着《上海服饰》杂志跑到裁缝店,挑选布料让裁缝师傅“依葫芦画瓢”做衣裳,但往往不尽人意。”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兴力达、美一天、百盛等几家大型商场入驻绵阳,各种品牌服饰粉登墨场,陈小华就成了几家商场的常客。“我记得长兴街开的第一家品牌服装店是‘蜜雪儿’,鞋子是‘百丽’,当时又贵又不讲价,但衣服鞋子确实漂亮……”回忆起那段逛商场的“美好时光”,陈小华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现在,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陈小华也在网上“淘宝”,“唉呀!国内国外,海淘、代购,工厂店、私人定制、……各种样式、各种布料,应有尽有,没有你买不到的!”陈小华说,“我女儿的婚纱就是从韩国定制的。”

舌尖余味

之红薯情结

“兰姐,又在买红薯,今天打算做什么美食啊!”记者口中的兰姐叫兰红艳既爱美食,又会做美食,尤其是做有关红薯的美食,因为她对红薯有着特殊的感情,贯穿兰红艳的成长经历,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百姓餐桌变化的缩影。

兰红艳出生于三台县芦溪镇建新三村,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红薯,每次吃饭一看到红薯,就哭哭啼啼不愿吃。由于缺营养,兰红艳的头发又黄又焦,所以,她母亲就编了吃红薯长长发的美丽谎言来哄她:“丫头,快吃嘛,吃了红薯好长头发。”

1988年,兰红艳上了初中,按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周给食堂交7斤米和5毛钱的加工费。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带不够10斤米,只好用红薯凑,那时红薯缓解了大米不够的问题,但加工费却是一拖再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大农村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家的条件也开始好起来,上高中后,不再因交不起粮和加工费发愁了,而且吃得也好,每个月家里还给零花钱,偶尔吃一次红薯。”说到高中生活,兰红艳脸上洋溢着幸福。

1994年,高中毕业后,兰红艳考上了南充一所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按照当时国家政策,师范生每个月有粮食补贴,每天的饭品五花八门,那时感觉特别满足,红薯也走出了我的生活,你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理解的。”兰红艳告诉记者。

转眼到了本世纪初,红薯也从以前的主粮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点缀,最让兰红艳意外的是,小时候一日三餐陪她的红薯居然登上了宴席桌,吃红薯、野菜等粗食杂粮已成为人们的一道健康美食。

不同年代的餐桌,有着百姓不同的记忆。在兰红艳看来,四十年来,小小红薯从一日三餐的主食变成如今人们餐桌上的健康美食,正是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变的真实写照。

住房变奏

之梦回田园

今年49岁家住跃进路的程勇最近忙着实现人生的第三个住房梦——回三台农村老家,在老屋基重修一个小院子,了却父母落叶归根的心愿。为什么说这是老程的第三个住房梦?他给记者讲了有关住房的几个小片段。

1980年,老程一家从农村搬到跃进路某军工厂的单身宿舍,五口人挤在不到二十平米的筒子楼里。父亲用衣柜将房子隔成了两间,父母住里边,外边放了一张上下床,妹妹睡上铺,他和弟弟挤下铺。

那时,家家户户都在筒子楼的走廊里搭蜂窝煤炉子做饭,一到做饭时间,煤烟味儿和着饭菜味儿蹿满了楼。“一层楼二十几户人共用一个厕所,内急时还得排队,那个尴尬,真是一言难尽。”老程说,“那时我就想,要是能住上有单独厕所的房子,该多好啊!”

转眼到了1991年,老程的父亲赶上了国家的房改政策,在工厂分到了一套60多平米的两居室房改房。“厨房用上了天然气,卫生间安上了热水器,简单装修了一下,干净又亮堂,把从农村来串门的亲戚羡慕得直咂嘴巴!”回忆起搬进套房时的情景,老程露出了笑容。

本世纪初期,商品房敞开销售,老程享受单位的福利待遇,购得一套一百平米的两房两厅两卫住房。好事接踵而至,有了新房,娶了媳妇,第二年儿子出生。

“搬新房、娶妻生子,下海经商,那几年我过得风生水起。”老程是个孝子,在城南给父母买了一套电梯公寓。两年前春节,老程带父母回老家串门,农村优美的环境,让两位老人乐不思蜀。回来后就念叨:“落叶归根,老了老了,还是要回农村哦!”

想起前前后后住房的变迁,老程感慨道:“从农村到城市,从乡下人到城里人,可以说这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是吹着我们这代人成长的。如今,城里乡下一个样,回到农村去,希望就在广阔的田野上!”

多元出行

之三辆爱车

改革开放40年,今年50岁的王洪换了三次车,自行车、电动助力车、小轿车,三辆车也见证了他家交通出行发生的变化和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王洪家有一辆自行车,这可是一家人的宝贝,父亲下班时,总是把自行车擦了又擦,为了防止被偷,父亲还专门买了一把链子锁,把自行车锁在天井的一棵树上,晚上一听到有任何的响动,父亲都会起床查看自行车的安全。

“那个时候,自行车对于一家庭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当时城里人结婚,要的彩礼就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王洪说。那时绵阳城区除了公交车,自行车就是主要出行工具了。十四岁时,王洪学会了骑自行车,何时才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老王充满了期待。

老王的父亲是一家集体餐厅的员工,收入微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老王白天跟着哥哥和姐姐在公园口一带练摊,学做小生意,攒钱买自行车。半年后,王洪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26圈飞鸽牌自行车,“只要一有空,我就骑上车到处溜达,那时感觉好洋气哦!”老王对记者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油坊街棚户区改造,老王家住房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结婚时,一辆崭新的电动助力车和彩电、空调、洗衣机,成了他迎娶新娘新的“三转一响”彩礼。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2008年,口袋里挣了一些钱的老王盘算着买辆小轿车,他和妻子跑了很多地方,也试驾了不少品牌的车子,最后选择了耗油量低的奇瑞QQ汽车。

开上小轿车,老王感觉生活品质又上了一个台阶。“没有买车之前,出行十分不便,特别是带着小孩走亲戚,挤公交车时,一手拿礼物,一手还要抱好孩子,回家时,还要卡着公交车收车的时间,不然就回不了家了。买车后,开支是增加了不少,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一有空就和家人一起,到周边去走一走、看一看,生活惬意多了”说这话时,老王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意……

生活迭代

之四台电视

“看,65英寸液晶电视机巴适吧!”10月29日,当记者走进涪城区南山一号小区的张天财家,碰巧他刚换了一台大彩电,看着高清的画面,老张很满意。年过花甲的张天财向记者讲述了他家四台电视机的故事,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老张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国企上班,日子还算可以,当时没啥娱乐活动,晚上就到厂区门口看电视。“那时黑白电视机可是一个新鲜玩意,如果去晚了还没地方。”老张说。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八十年代初,老张和妻子商量买台黑白电视机。“就因为买电视机,家里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争论很大。我和孩子赞同买,妻子为了省钱不愿意。”老张向记者说。最终少数服从多数,没过多久,黑白电视机就摆到了家里,邻里街坊们都前来观看,本来就不大的房间被挤得满满当当,但大家特别开心。

八十年代末,老张家盖起了房子,原来的黑白电视显得有些落伍了,老张打算想买台彩电。“当然又得开家庭会议,这次妻子爽快答应买。”老张说,会后第二天,就买回一台18英寸的长虹牌彩色电视机。

转眼到了九十年代,“下面是大音响,上面是大彩电循环立体音的背投,放在家里颇有范。”老张向记者介绍,那时候我家旁边开有一电器城,各种背投电视机畅销,这次老张家没有开家庭会议,妻子主动提出要买一台,除了彩电,当时最流行的冰箱、洗衣机老张家也逐步购齐,生活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退休后的老张利用多年积攒的钱购置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老张和老伴儿经过简单的装修打扫,又添置了各种智能家电,敞亮的新房使得老两口连连点头。

采访当晚,刚好老张的儿子儿媳妇带着孙子来看爷爷奶奶,看到爷爷家买了大电视,孙子立刻调到少儿频道看起来,儿媳忙着做晚餐,父子俩在沙发上唠着家常,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旅游珍藏

之三张照片

王丽华虽年过半百,却是个爱打扮、爱旅游的时尚达人。骑游、自驾游、徒步游……凡与旅游沾得上边的事,都少不了她。上个月,王姐从书橱里翻出三张珍藏的照片,向记者讲述了她难忘的三次旅游经历。王姐说:“这虽然是我的故事,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这张黑白照片是我在人民公园照的,那是我第一次逛公园,第一次‘旅游’。”王姐指着照片上那个扎着麻花辫、穿着塑料凉鞋的小姑娘说。

1980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王姐一家从永兴镇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赶到人民公园,她和弟弟在七弯八拐的石板路上奔跑,跑热了,妈妈还给他们一人买了一根亮晶晶的奶油冰糕。王姐感叹道:“那是我第一次吃到那么美味的冰糕。”逛完公园,就到旁边的照像馆,花8毛钱拍了这张黑白照。

“1992年,我和丈夫耍婚假,我们坐火车到成都,再坐汽车去都江堰、青城山游玩了两天。现在想起来觉得好土哟,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旅游。”王姐拿出一张泛黄的彩色照片递给记者,照片上,王姐烫着卷发、穿着印花连衣裙,挽着丈夫的手臂站在青城前山景区门口,小鸟依人的样子,让人隔着照片也能感受到她当时的甜蜜幸福。

婚后,经过几年的创业和打拼,夫妻俩拥有了自己的家具厂和专营店铺,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因为忙于生意,总是抽不出时间去旅游。2011年,王姐的儿子考上大学,王姐一家报团参加了上海、杭州、苏州的七日游。“这张是在上海外滩拍的夜景照,看嘛,儿子比他爸还高。”王姐递给记者一张封了塑的彩色照片,指着照片上那个帅小伙儿说。

儿子上大学后,王姐就把厂子里的事全权交给丈夫,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经常呼朋引伴参加各种旅游活动。“这些年,大半个中国,我是走得差不多了,明年我打算去欧洲逛一圈……”王姐眉飞色舞盘算着下一个旅行计划。

新闻推荐

倾力为百姓营造安全饮食用药环境 全市2018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综述

民以食为天,药以安为先。民生连着民心。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过去的一年,全市食品药品...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