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狮灯成为乡村少年最爱
练狮舞
踩高跷
马步亮相、圆场步、旋风腿、坐地啃尾……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戴着狮头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表演狮舞,动作灵巧多变,身轻如燕。这是10月10日下午,记者在三台县菊河镇中心小学校乡村少年宫见到的一幕。
□刘玉明本报记者谢艳文/图
男孩儿是主力女孩儿也爱舞狮灯
“将建中高跷狮灯作为乡村少年宫活动开展的重要教学内容,很受孩子们喜爱。”三台县菊河镇中心小学校校长敬长松告诉记者,建中高跷狮灯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踩着高跷,头戴狮头,黄浩同学表演的“狮头咬笑面”俏皮生动,引得围观孩子们哈哈大笑。“四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乡村少年宫活动,学习踩高跷,练了一年时间,现在学会舞狮子了。”黄浩说,高跷狮灯特别有趣,学习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身体。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了解,该校600余名学生,学习高跷狮舞的学生近500人。“共分了15个组,每一个组从20人到60人不等,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选择这项活动。”该校教师杨德礼说,为弘扬这项非遗文化,学校购置了大量器材,编制了校本教材,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组练习。
在操场上,记者看到,不仅许多男孩子在练习踩高跷、舞狮子,许多女孩子也学得不亦乐乎。“我爸爸妈妈说女孩子不适合学这个,但大家都在学,我也跟着练习,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活动了。”六年级的小薇告诉记者,只要掌握了方法,踩高跷舞狮子学起来是很快的。
理论+实践把传承人“请”进校园
“狮灯的起源、传说和许多技巧在书里都找得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人手都有一册高跷狮灯的校本教材。黄浩同学说,书中的介绍简单易学,他学到了许多关于狮灯的知识,回家给长辈们讲,大家都夸奖他。
为了让孩子们热爱这项非遗项目,学校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引导,并聘请建中高跷狮灯第九代传承人王洪华作为校外辅导员到学校授课。通过探索和实践,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更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感受、学习了传统文化,为真正让民间艺术落“地”生根起到了积极作用。
培养新生代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高跷狮灯表演分地狮表演、高跷表演、高台表演、高杆表演,同时附带武术杂耍。表演中最常见的道具有笑面、狮头、狮皮、高跷、锣、鼓、钹、马锣等。建中高跷狮灯是人们过春节、闹元宵必不可少的民间传统艺术节目,2007年1月建中乡被命名为省级“川北高跷狮舞之乡”。
建中高跷狮灯与其他流派的狮灯不同,有许多高难度动作,不仅需要表演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持之以恒的练习。开设乡村少年宫,直接把传统艺术“嫁接”到新生代身上,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现场授课,有利于发现和挖掘好苗子,对于条件好的孩子可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全面开花、重点培养、后继有人的传承效果。“看到这些娃娃学习兴趣高涨,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好多,孩子们的活力和创造力,更能让这项民间艺术真正‘活\’起来。”王洪华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荆洲)近日,三台县教体局赶赴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布拖县看望慰问脱贫攻坚综合帮扶队援彝教师,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开...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