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撑腰”粮农乐种优质稻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9-15 06:13 大字

四川省7月启动“保粮惠农贷”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后,运行情况如何?

□本报记者 吴平

“今年雨水重,加上风一吹,水稻容易倒伏。一些合作社的水稻,几十上百亩地倒。”9月5日,崇州市踏水桥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何平告诉记者,当他得知今年四川省推出了水稻收入保险后,毫不犹豫地找到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为600亩水稻投了保。

与何平同样 “居安思危”的,还有三台县大兴农机专合社理事长王前知。他流转了 3000亩土地种水稻,打算投保1000亩,“有了保险,水稻可实现旱涝保收,我也能进一步提高优质水稻比例,甚至办米厂,加快实现水稻提质增效。”王前知高兴地说。

今年7月,四川省正式启动了“保粮惠农贷”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试点项目,这是政府、银行、保险互动展开的水稻收入保险综合金融支农行动。项目中,政府通过补贴保费和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水稻种植户投保水稻收入保险,参与投保的水稻种植户自交保费的20%,农业农村部和试点地区安排财政补贴资金承担保费的80%。同时,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将为水稻种植户提供贷款利率在6%以内的银行贷款,支持其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优质水稻。试点周期为两年,在崇州市、三台县、邻水县三个产粮大县(市)开展。

“预计2018—2019年将承保6万亩水稻收入保险,提供风险保障约 7200万元。”锦泰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水稻收入险为粮农“遮风挡雨”

9月3日,王前知晚上8点才回到家,“一直在忙着抢收水稻,很累。今年国家托市,每斤1.26元。托市是为了给弱小的种植户有成长的时间。”32岁的王前知已经种了十多年水稻,一直有较强的危机感。

危机感不仅来自市场,也来自种植。“今年夏天的暴雨,将三台县河边的一些稻田淹得毛都不见了。”王前知说,在三台县水稻收入保险推介会上了解到水稻收入险这一险种的好处后,决定投保,目前正在准备相关手续、合同。“而且凭借保单,我无需提供抵押物就可以贷款,能解决现金流问题。”

“崇州虽是‘天府粮仓\’,但白马河两岸土层仅30—40厘米。今年的雨再多下几天,我的水稻也很危险了。”何平认为,今年他买的600亩保险覆盖了“宜香优2115”等两个高产水稻品种,就算遇到极端天气,心里也有底了。

何平告诉记者,水稻收入保险是谁投保谁受益,并且政府补贴80%保费,“我自己每亩只出12元,如果出现绝收等情况,最高每亩可赔付1200元。”

收益有保障大户乐意种优质稻

我国连续十多年水稻丰产、库存增加,但进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可见丰产背后,大米的质量与消费者需求还不匹配。农户的水稻,最好的卖给米厂,中等的进入国库,最次的进行饲料、米粉加工等。王前知便是如此,大部分水稻卖给国库收储,小部分以每斤1.46元的价格卖给大米加工厂。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绵阳市县联合直播扶贫宣讲

本报讯(龙莉敏陈欢李旭)27日,绵阳市委政法委、三台县政法系统在“法治扶贫公益宣讲团走进贫困村”活动中,首次采用市县联...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