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打捆”使用产业收益“分红”共享

绵阳日报 2018-07-10 08:15 大字

驻村工作组查看辣椒苗长势(赵恒平摄)

本报讯(赵恒平刘玉明)“以前说钱生钱,我觉得哪里有这样的好事情。想不到这样的好事情,也会落到我的头上。”6月25日,笔者在三台县建设镇涪建村采访时,正在村合作社的养猪场务工的村民牛宗德高兴地对笔者说。

牛宗德是涪建村4组村民,由于家人患病、又没有劳力,经济窘迫,成了村里的精准脱贫户。在帮扶人的帮扶下,虽然摘掉了贫困帽子,但是会不会返贫,成了老人最担心的问题。

2017年,村合作社的养猪场建成后,他把申请到的10000元产业扶持周转金全部投入到合作社。“把资金放在一起搞产业,有规模,也有搞头。”牛宗德说,合作社管理完善,监督也很到位,投入的资金不会打水漂。同时,自己在合作社务工一年收入两万多元,加上分红,再也不会为返贫担忧了。

涪建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三台县建设镇2018年脱贫摘帽村。为加快脱贫步伐,该村探索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利益联结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做加法,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我们村地理条件不好,基础设施滞后,群众收入主要靠传统种植。长期以来,村民想致富缺少资金,没有门路。”该村第一书记刘大明说。去年,村两委和贫困户反复商议,决定通过资金“打捆”入股专合组织、股权量化到户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发展意愿,2018年初,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采取代养生猪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全村72户贫困户的产业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村合作社,统一管理和使用,收益和风险共同承担,

年终按比例分红。”刘大明介绍,目前养猪场存栏商品猪1062头,预计7月份出栏。按照一年两批计算,预计年收入可达16万元,贫困户分红最高可达到1000元。

在涪建村的柑橘基地里,柑橘苗茁壮成长,间种的海椒丰收在望。“除了成立生猪养殖合作社,我们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组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土地资源合作社和劳务

合作社,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来,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刘大明说,今年初,村合作社发展柑橘75亩、藤椒近200亩,间种海椒30余亩,让村民短期、长期都有收益。

“打捆”产业资金共享收益,涪建村产业蓬勃发展,让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有了多项选择。

新闻推荐

村主任带头种藤椒 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

■金其云费德辉“把荒山流转给马主任种植藤椒,不仅每亩能收入200元,农闲时到种植基地打工,每年还能收入六七千元,很划算。”...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