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控屏障 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绵阳日报 2018-05-07 08:04 大字

本报讯(记者彭雪)5月,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全市儿童身体健康。日前,市国卫复审牵头单位市卫生委组织、市疾控中心和市四〇四医院专业人员对全市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重点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组重点督导游仙区、经开区、三台县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分别查看了医疗机构诊室的设置、预检分诊、区域划分、院感控制以及托幼机构“三检”制度、消毒记录等内容,并与相关负责人就目前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督导组发现,目前各地总体情况较好,但是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毒及监督工作仍属短板。

针对存在的问题,督导组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做好监测预警和聚集性疫情分析,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环境的游乐设施消毒管理。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规范预检分诊流程,严格把控诊断标准;规范门诊设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设诊室,对儿童发热、皮疹患者,尽量做到就诊区域相对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园内“三检”工作;加强教室及公共卫生区域的消毒,重点关注季节性高发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腮、水痘、诺如病毒等);加强家长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为全市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痊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新闻推荐

“健康绵阳光明起航”大型公益活动走进三台北川 爱尔眼科:为贫困眼疾患者点亮未来

绵阳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杨智为患者检查“健康绵阳光明起航”大型公益项目及科普讲座活动现场4月27日,由市残联、市红十字会以及绵阳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的“健康绵阳光明起航”大型公益活动及科普讲座...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