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秦龙——“把孝善之爱,献给天下父母”

绵阳日报 2018-03-01 09:54 大字

□本报记者李桥臻

他,用在校积攒的十多万元创业积蓄投资创办“龙轩家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邀请当地孤寡困难老人免费入园居住。从遭到人们质疑无一人入住,到老人们不请自来。从四面楚歌四处举债到各方理解略有盈利,他实现了自己“传播中华孝文化”的梦想。他就是2017“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秦龙。

2011年6月,大学毕业获得了学校全部奖学金的秦龙,拒绝了高薪任职的机会,带着自己在校期间兼职赚来的全部收入,来到了三台县八洞镇书房村。这一切的选择都是因为“爱”。不仅是女友谢林轩的家在那里,更是因为,早在秦龙读大三时,一次入山区公益支教活动,让他看到了许多空巢老人贫困孤独,无人照顾的凄苦生活,内心被强烈震撼,从那刻起,“把孝善之爱,献给天下父母”的愿望瞬间占据了秦龙的心,从此萌发了将公益养老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念头。

秦龙和女友开始埋头筹建养老院。经过不懈努力,同年9月,他们终于打造出符合养老院要求的庭院——“龙轩家园”,开始对外营业。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广告、广播不知道放了多少遍,仍没有成效。为此秦龙走遍了周边的各个村庄,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一遍又一遍告诉老人“龙轩家园”敬老养老。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家庭和老人,对此养老方式很反对。

直到2011年10月15日,公寓才迎来了第一对老年夫妻——陈金山夫妇。万事开头难,有了一对老人的入住,使秦龙的信心大增。秦龙将老人当作亲人,精心照料。消息不胫而走,秦龙爱老敬老的孝行,很快传遍四邻八舍。公寓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陆续地不请而来,到年底,公寓入住老人一下子增加到38人。

然而,刚开始运转的家园,又出现一个难题。为了节约开支,敬老院日常维护的粗活重活,脏活累活,秦龙都得全包了。白天干活,晚上加班做三维图纸赚钱,虽然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依然无法补足日常开支的缺口。不久,秦龙这服务老年人的亏本生意,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他的梦想就要濒临破碎了。瞒过老人和女友,灌下一瓶烧酒,面对山野大哭一场后的秦龙,牙关一咬,硬着头皮向妈妈“借”钱30万元,父亲动情了,妈妈心软了……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秦龙都默默地为这些与他毫无任何血缘亲友关系的空巢老人,提供儿女都无法想象的周到服务。随着口碑宣传,公寓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紧张。各级党委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绿色通道为其办理小额无息贷款,发放最高大学生创业补助,推荐其参加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

如今,公寓房屋占地面积已扩大到800平方米,68张床位,室外活动面积约5亩。并在经营上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使公寓建设逐年上台阶。自创办以来,秦龙获得了“全国向上好青年”“三台县孝老敬老之星”等数十项殊荣。“龙轩家园”成为全国首个大学生自主投资创办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典范。

秦龙怀揣个人创业的梦想,一路坎坷走来,最终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支持,受到了社会的肯定。秦龙“代天下儿女尽孝,替党委政府分忧”的梦,正在实现,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正能量,感动着身边的有志青年。

新闻推荐

提升耕地质量三台多举措推进“化肥零增长”

本报讯(杨红艳佐霞)为大力推进化肥使用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减量增效,三台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促进耕地质量的不断优化。该县采取加大耕层保护和地力培肥,开展耕地污染防控和修复整治;突出...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