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医精诚济苍生 大爱无疆暖心灵 ——来自四川省文明单位三台县精神病院的报道

绵阳日报 2018-01-13 07:34 大字

布局合理、温馨美丽的医院

院长、党总支书记廖文斌询问患者情况

民政部办公厅领导来院调研

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专家组来院督导工作

创建“四川省文明单位”现场验收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领导来院参观交流

团结奋进的三台县精神病院党政领导班子

□黄友勇刘树俊窦成学文/图

梓州大地,北坝新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热潮涌动。2017年12月,三台文明创建喜报频传,县精神病院更是荣获“四川省文明单位”。

那么,三台县精神病院又是凭借什么底气获得这一殊荣?底气来自于辉煌的工作实绩,来自于一群苍生大医的白衣战士对医疗事业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促进的执着追求。

三台县精神病院始建于1959年,是政府举办的集医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民政精神卫生社会福利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四川省优秀民政精神卫生福利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医学协作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定点辅导医院,绵阳市精神残疾康复、市县医保定点医院,县精神、智力残疾鉴定定点医院,灾后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社区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单位。2006年以来,医院先后增挂了“三台县优抚医院、三台县光荣院、三台县第三人民医院、三台县精神卫生中心”的牌子,在未增加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财政投入的情况下,该院勇担社会责任,全面地承担了相应的工作职能。

医院规划用地40亩,现占地33亩,有在职职工230余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91.3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1.3%。实际开放病床700张,常年住院患者720余人;医院入出院病人、门诊人次、在院病人数和业务收入连续13年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近年来,医院以“呵护心身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为办院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着力建设以“精、诚、善”为核心、“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创新实干、敬业奉献”为内涵的医院文化,以精神专科、医养结合老年专科、心身和康复医学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坚持一手抓业务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使医院在业务建设、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近3年来医院的规划建设、医院文化、人文关怀和优质服务多次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部委和省、市精神卫生工作专项督查组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2014年在全省同类医院中率先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2015年医院被四川省医院协会和四川省农村卫生协会表彰为“县级医院管理优秀奖”;2016年获得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医院在绵阳市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中于2016年创新开设日间精神康复病房和社区精神康复站,由康复期患者参与康复项目管理、给患者提供包括工娱治疗、作业治疗、农疗、职业训练等20多个项目的康复训练,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民生情怀、贴心的人文关怀、优秀的医疗护理技术和丰富的康复措施实践全程康复的精神专科医疗模式,颠覆了人们对精神病医院的传统认识,受到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督导组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医院先后获得“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二级民政福利医院”“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平安单位”“绵阳市助残先进集体”“三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党总支书记、院长廖文斌被评为“四川省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精神卫生管理者”。2017年12月,医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文明单位”荣誉。

健全组织营造氛围文明创建之号集结吹响

医院从建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开展创建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入手,吹响了文明创建的集结号。

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医院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制,制定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实施方案》,把文明创建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考核力度。

广泛开展创建宣传。医院通过报刊、网络、电视、LED显示屏、张贴宣传标语、宣传年画,发放应知应会知识宣传卡等多种不同方式,宣传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是关爱成大医——三台县精神病院工作纪略》在《精神文明报》专题报道,同时党总支书记、院长廖文斌以“呵护心身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为题发表精神文明建设专题文章。近三年,医院的文明建设和业务发展工作在各级各类报刊、网站、电视台被正面报道共90余次,全方位展示了医院成长历程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院以宣传“四德”、“三个倡导”为主,组织传唱<世纪的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歌”,大力宣传新版《三台市民守则》,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等主题活动,在医院掀起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文明细胞提升素养道德之花凝聚发展动力

医院扎实开展文明细胞建设、道德法治讲堂和“主题教育”,凝聚了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展文明细胞建设。近年来积极开展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医院四病区(精神障碍/物质依赖病区)被市总工会表彰为“工人先锋号”,一病区(心身疾病病区)、三病区(老年/儿童青少年神经精神疾病病区)、二病区(优抚病区)分别成功创建为三台县“青年文明号”,廖文斌被三台县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之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在全院开展“十佳最美劳动者”、“十佳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李仕军等10名最美劳动者和廖文斌等10名最美家庭。医院除积极参加全县的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外,还利用节日组织开展“病房开放日”“构建阳光心态、消除心灵雾霾”等系列活动,彰显节日文化内涵,树立节日新风尚。

开设道德·法治讲堂。将道德和法律教育融入到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全过程,推动全院干部职工践行“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创新实干、敬业奉献”的医院文化内涵,将“精为进、诚为本、善为基”的医院文化核心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近年来医院持续深入开展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切实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努力建设学习型、廉政型、服务型、平安型先进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地促进了医院“五个文明”建设。

人文关怀优质服务奉献之花彰显社会责任

医院不断加强硬软件建设、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人文关怀的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彰显社会责任,以优质的医疗服务来传播医院文明新风尚。

改善医院环境,夯实医院配套设施建设。抓好七八病区配套设施和食堂煤改气等建设,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从细微处入手改进管理设施和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去除铁门铁窗等关锁符号,在服务中以诚心传递善意,努力消除偏见与歧视,营造医患间无障碍的沟通环境,让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更容易感知到医护人员关爱帮助的温度。同时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区域医疗卫生现状,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规划目标,依托医院现有优势资源,扩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先后建成了县内独具特色的心身疾病与睡眠障碍病区、老年医学科。心身疾病与睡眠障碍病区以收治深受焦虑、抑郁、强迫、情感、睡眠等问题困扰的心理、心身障碍患者;老年医学科以集中收治需要住院医疗的失能失智和严重疾病晚期老人,提供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结合医疗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便捷、优质、温馨的医疗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医院志愿者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3年来医院组织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32人次,献血量7000余毫升,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5人次。积极参加“病房开放日”,庆“三八”节、“5·12”护士节义诊,“五四”青年节到县康复村医院健康体检,“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志愿活动17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余小时。

勇担社会责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每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睡眠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助残日”等特殊日子进行义诊、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开展免费心理咨询等相关宣传活动。坚持开展“科技四下乡”、卫生扶贫、巡回医疗等义务活动。近年来,医疗救助本地及重庆、湖南、贵州、凉山、德阳等地的重症精神病人500余人次。全院职工为困难职工及家属捐款达5000余元,为联系乡贫困户捐款40000余元,向灾区困难群众捐款20000余元。

大医精诚济苍生,文明花开映梓州。廖文斌说:“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在路上,医院将进一步巩固深化文明创建成果,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最终成效体现在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上,继续举全院之力、集全院之智、聚全院之心,努力把医院打造成病患者呵护心灵健康的温情港湾,不断为梓州百姓企盼的健康梦增色添彩。”人们坚信,与时俱进的三台精神病院人将乘着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东风,在新的起点上,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文明之花在梓州大地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新闻推荐

重振绵阳生猪品牌雄风绵阳市大规模引进国外种猪,首批576头已抵绵

本报讯(记者李灵越文/图)9日,四辆大卡车搭载来自加拿大的576头优质种猪,抵达三台县塔山镇(如图)。这是目前绵阳生猪产业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国外种猪引进项目,“洋种猪”将用来推进商品瘦肉猪杂交培育,让...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