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茅:丹江草欲燃
◎何永康(作家)
不知不觉就深秋了。这个信息不是落叶告诉我的,而是微信圈里朋友晒的照片“传”给我的,他们拍摄了很多美好的景物,最多也最有标志性的是江边的巴茅花。我终于抵御不住大自然的诱惑,便在这个黄昏时分走出蜗居,到嘉陵江边去会会那分别一年的“老友”。巴茅花一片一片,如云如雾,如霜如雪,秋风吹来,又如衣袂飘飘的美人,招摇出万种风情。
巴茅与芦苇花开极其相似,但巴茅毕竟并不是芦苇,很多人都将其混为一谈了。为此我曾经撰文说过这事,希望能以正视听,但收效甚微,人们的认知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其实,古籍早有明确记载:巴茅,学名五节芒,形似芦苇,秋季开花,花穗呈紫红色。“形似芦苇”这四个字很关键,恰恰说明巴茅不是芦苇。
我被芦苇和巴茅纠缠、纠结了很久,其实也是大可不必的。晏子早就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何况,巴茅和芦苇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属于禾本科,算是近亲了。花叶的形态与颜色都比较接近,生长的环境也大同小异,扬花的季节也都在秋天。当然,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芦苇生长在水里,巴茅生长在河滩与山地;芦苇有芦笋,而巴茅没有;芦苇的杆和花都是直立的,而巴茅的杆和花更多的是向四面斜插;芦苇花远看像一团团白雾,巴茅花则像一面面小旗。
巴茅在四川农村是随处可见的。过去人们种巴茅的主要目的是晒干后作为柴火,巴茅花则可用来当枕芯,小时枕过,柔软,蓬松,有淡香。巴茅的根还是很好的药材。乡村的孩子还会用巴茅杆做手枪、宝剑、匕首等兵器。
巴茅是一个方言名词,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望文生义一下吧——巴茅巴茅,巴地之茅也。“巴”乃巴蜀,“茅”是茅草,它的确与茅草相像,只是高大了许多。
晚唐有一位叫李珣的诗人,是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他写过一首叫《荻花秋》的词,描述的就是巴茅花开时的情景,词中“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的句子,分明就是家乡涪江一带的风情再现,可以隐约看到巴茅摇曳生姿的影子。
与五节芒(巴茅)相近的还有一种植物叫荻,开的花叫做荻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在《琵琶行》里说的就是它。有人认定荻就是巴茅,但我也一直没弄清楚,白居易或许也没弄清楚。不过,芒也罢,荻也罢,寄托的离情别意和漂泊感是一样的,引“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出场的载体意义也是一样的。
其实,巴茅花开也不仅仅带来深秋的瑟瑟寒意,更多时候是却在萧索秋风中,给大自然平添一抹亮色、一股暖意、一派生机。清代地理学家郁永河有一句著名的诗:丹山草欲燃。这分明就是写的我此刻看见的巴茅吧——在晚霞的映照下,嘉陵江的这一段水域已然成为一片丹江了,巴茅有了火一样的热烈,有了燃烧的壮美。丹江草欲燃,这与白居易笔下浔阳江的凄清景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的心境不同,看风景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即或是这极其平凡的巴茅,也因此成了极不平凡的象征体或隐喻体,成了不同思想、文化、情怀相互依存与碰撞的载体,其生命与美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植物学的范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三台县塔山学区初中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在塔山中学隆重举行。活动以“聚焦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主题,分说课和课堂教学展示两个部分进行。在说课比赛中,各选手从教材分析、教法思...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