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1234”主旋迈上跨越发展新程 ——三台芦溪初中创新发展纪实
精彩的校园艺术节
今年,芦溪初中再获三台县初中素质教育质量评估最高等级奖特等奖,实现了该项荣誉的22连庄!
这是历史的传承。沿袭其前身——“涪江小学”光荣传统,芦溪初中将百年积淀转化为文化内涵,并在教育实践中发扬光大。
这是辉煌的再续。从97年撤并建校以来,芦溪初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改革大潮中创新求变,在百家争鸣的大势中独树一帜,始终屹立于三台县乃至绵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的“第一方阵”。
特别是近几年,全面深化改革号角正劲,芦溪初中全面激发改革创新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鲜明质量导向,围绕“创建区域内名校”这一目标,打造干部和教师两支过硬队伍,落实“安全”“质量”“和谐”三个抓手,努力实现“办学有特色、学生有活力、教师有提升、学校有口碑”四个愿景,唱响了“1234”主旋律,迈上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直面发展瓶颈,改革破冰前行
优秀教师出走、优质生源外流……前些年,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种种弊病,一度拖住了芦溪初中这所百年老校的前行步伐。而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所共同面临的瓶颈难题。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上屡出实招、频频发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函需各学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沐改革春风,向改革发力。芦溪初中从审视自身开始,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校内部管理的工作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在创新实践中谋发展、求突破,“1234”发展主旋律由此唱响——
“1”即实现“创建区域内名校”这一目标。以中考成绩为亮点、体育和艺术为特色的优质教育,让学校成为三台义务教育一张亮丽名片;
“2”即打造两支过硬队伍。一是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敢管善管的干部队伍,带领团队勠力同心、砥砺前进,实现芦溪初中新跨越;二是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倡导“质量是学校的生存线和生命线”的理念,引导教师践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职业荣辱观。
“3”即落实“安全”“质量”“和谐”三个抓手。突出抓质量核心,努力实现高位求进。
“4”即实现“办学有特色、学生有活力、教师有提升、学校有口碑”四个愿景。
目标既清,方向就明,措施就实。伴随“1234”主旋律律动,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瞄准目标抓落实,围绕愿景抓发展。
校领导班子坚持“起早一点,睡晚一点,走勤一点,想宽一点”,扎实开展教学工作调研,深入课堂听评课、坚持每周调阅“教学六认真”、与各年龄层教师座谈,打通联系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上率下行。全校干部教师分层次召开家长会,宣传国家政策,解读绵阳市中考改革方案,组织实作、体育的训练与考试,落实均衡招生指标……
改革动力催生发展活力。芦溪初中用改革思维引领创新实践,克服了不利因素,保持了师资稳定、生源稳定,办学业绩、社会影响连年提升。
当前,芦溪初中有在职教职工115名,在校学生1600余人,常年升入省级以上重点中学达300人以上,连续多年荣获绵阳市教体局义务教育质量“先进学校”、三台县初中素质教育质量评估特等奖等。
锻造过硬队伍,激发内生动力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人的因素,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教师队伍,才有一流的学校。”芦溪初中校长文世国表示。
思路引领出路。芦溪初中领导班子从自身抓起,着力锻造干部、教师两支队伍,不断夯实学校长远发展的根基。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围绕“高效、务实、廉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端正工作态度,深入改进工作作风;始终把广大师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家长的呼声、社会的期望来衡量工作效果,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审视、谋划学校发展。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教职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帮助学生追梦、筑梦、圆梦;充分运用身边典型,弘扬正能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签订拒收礼金、文明执教等的承诺书,以规章规范和约束教师行为;积极支持上级安排,派员参加省、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级学习培训活动,大力开展高效课堂全员赛课活动、教情学情调研暨推门听课活动,引导老师们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益。
综合施策下,芦溪初中干部教师队伍思想在凝聚、力量在汇聚——
一位教师,刚刚接受过一场手术,由于牵挂着班上的孩子,不顾医生的叮嘱和家人的劝阻,术后一周就迫不及待重登讲台,结果伤口复发,无奈只得卧床休息。但即使是休息,仍然时刻惦记着学生,主动强烈要求立即再上讲台;
一位老教师,查出身体有病,需要手术治疗,在等待医院安排床位的空档,回校赶课。而随后的手术进行了近十个小时;
一位老教师,病痛几乎倒在讲台,到绵阳检查后立即回校上课,学校领导要求他彻底检查并治疗,却被他婉言
谢绝;
一位女教师,假期手术后,医院建议休息三个月,两个月刚过,该教师坚持回校上课;
一位新入校的年轻教师,在帮助教研组内一位生病教师代课时说:“帮助同事,学校安排,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位顶岗实习教师,帮助教研组内,一位生病教师代课,上三个班英语毫无怨言;
一位教师,家属患重病,绵阳住院将近一个月,家里却无任何力量可以依靠。他没有把工作放到一边,而是坚持“白+黑”“5+2”,妥善处理生活矛盾,既彰显了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又显示了一个教师“爱是责任”的职业操守……
不胜枚举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印证着芦溪初中全体干部教师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充分展现出大家群策群力“创建区域内名校”的“精气神”。
打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
芦溪初中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语文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表达独到看法,气氛活跃、秩序井然;
数学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数学游戏,探讨趣味数学题,学生举例求证,寻根问底;
英语课堂上,老师用卡片、PPT、开火车、你比划我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学生创设情景,真情演绎,绘声绘色;
政治课堂上,学生针砭时弊,唇枪舌箭,掀起论辩风云;理化课堂上,老师操作演示,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
……
精彩纷呈的教学场景,让农村义务学校“填鸭式、题海式”的刻板印象被彻底颠覆。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还学习过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幸福地教学,使师生同欢乐、共发展——这是芦溪初中创新实践“新课改”带来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芦溪初中把握新一轮课改机遇,提出了“改革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幸福起来”的理念,迈出了建设“幸福课堂”、打造“幸福教育”的新步伐。
幸福不幸福,学生说了算!芦溪初中领导班子换位思考,从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着眼,不断优化教育体系、完善课程结构,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幸福教育”模式——
根据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分层教学,对教学提出了“学会—会学—创造”三个层面的要求,每节课首先让每个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要考多少分,而是“学会”没有?“会学”没有?“创造”没有?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让他们在学有所获中得到快乐,增强幸福感。
在芦溪初中,“幸福教育”并非局限于课堂,而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均有体现。
学校以集会、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板报、知识竞赛、征文、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利用升降旗仪式、纪念活动、校园艺术节、班级和团队组织等多种平台,积极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告别不文明行为”、“关爱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等为代表的德育序列活动,加深了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促进了积极情感的内化。
学校通过开展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书法美术、手工作品展、歌咏会、及各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让各类学生特长得到发挥和展现,让学生获得自信,获得肯定,对学校生活有期待。
学校每天定时开展大课间活动,锅庄舞、健身操,让学生随律动起舞,身心欢畅;每周定时开展课外活动,篮球、足球、排球,让学生奔跑跳跃,释放激情。生动、活泼的校园充满魅力和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
“幸福教育”究竟“幸不幸福”?参与者对此有感而发
——
老师们说:“我献出了学识,展示了自我,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我很幸福!”
学生们说:“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自我,收获了信心,我很幸福!”
家长们说:“老师们喜教、会教,学生们乐学、好学,作为家长很欣慰,也很幸福!”
打造“幸福教育”,让师生和家长共享“教育幸福”,芦溪初中领导班子的美好构想,正在成为现实。
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芦溪初中满怀梦想与激情,朝着“创建区域内名校”的目标昂首迈进!
(张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119”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三台县幸福学校开展了以“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多渠道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