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学教学的生活化

绵阳日报 2017-09-14 08:04 大字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中指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小学科学教育是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这个教育要适合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基于课堂又不能限于课堂,要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把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科学观察生活化

《科学》学科所学习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教科书的编排也是符合季节的变迁、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因此我们的科学教学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知识前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先亲身体验要学习的知识,这样贴近生活的知识学生学得更容易,理解更透彻,记得更牢。例如在学习《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要求学生观察一种植物,看看植物在一段时间内有哪些变化。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变化是缓慢的,不是一两天就可以看到变化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把这种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在课堂上先给学生提要求。比如本课,我们可以观察树干是否变粗了,树叶颜色、数量怎样变的,植物的花怎样了,树冠怎样变化的,并把这些内容在变化记录表中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汇报。又如学习《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一课,我们可以先讲明要求后让学生在家里种绿豆芽并做好记录。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是一种严谨的知识,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容易。在教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人们夏天都穿白色衣服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白色不吸收热量的概念。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不喜欢穿黑色的衣服,大多数人都穿的白颜色的衣服,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个现象,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创设生活情景“老师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果珍?”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三、教学语言生活化

有一篇语文课文《语言的魅力》写道:繁华的巴黎大街路边一位盲人为生活所迫在大街上乞讨,他身旁的牌子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一连几天他都没有乞讨到钱,后来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把牌子上的字改成了:”春天到了,可是……”一下子给钱的人多了,可见语言的魅力多大。同一个内容,不同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一样,这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语言。科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科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高、深、难,这时老师就要用学生听得懂、容易懂的生活语言来把枯燥的科学知识告诉给学生。如学生在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对于光的传播路径我们可以这样问学生:当四张纸在同一直线上时,光在三张长方形卡纸上是怎样通过上面的洞跑到最后一张纸上的;当四张纸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光是怎样前进的,能跑到最后一张纸上吗?当学生理解了实验现象,知道了光是怎样走的再引入传播这个概念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印象也更深刻了。

四、课外活动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生学习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课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延伸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冬天水管里的水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总之,学习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对生活有用,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三台县北坝镇中心小学校羊依旭)

新闻推荐

绵阳市积极办理中央环保督察组转交的信访件,已办结363件—— 企业环境违法 依法查处停产整改

本报讯(记者黄小芹)昨(10)日,记者从绵阳市迎接中央环保督察集中办公室了解到,从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四川以来,共转交到绵阳市的信访件有497件,反映814个环境问题。绵阳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即查即改,对存在...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