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台 蜀汉郪城乃军事基地 史载姜维曾拔刀砍石

绵阳日报 2017-08-05 07:34 大字

□王勇本报记者宋长丰文/图

绵阳位于古金牛道与阴平道的交汇处,境内蜀道上的三国遗迹不少,比如金牛道,阴平道,郪道等。

其中,与郪道发生的故事紧密相连的是郪城,也就是今三台县郪江镇。今日郪江还有多处地名及遗迹可与相关正史记载相互印证。《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中记载“(姜维)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于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蜀汉郪城经济发达的军事基地

市三国演义学会曾编有《三国文化与绵阳》,其中第四集中收有一篇署名邓亚曾的文章《蜀汉郪城》。这篇文章对郪县兴废,古郪风物,郪城与梓州城以及郪与蜀汉的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考证。

这篇文章中说,郪县在三台县城南方,兴起于战国时期,为部落酋长居所,名郪王城。汉高祖时期置郪县,蜀汉后主建兴年间,郪县升格为郡治,是东广汉郡治所。邓亚曾认为,蜀汉这样安排的原因有几点:一是经济发达,郪江流域出粮产盐,果蔬丰富,手工业发达。二是交通要冲,两汉郪城位于郪道中端,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三是军事基地,为动员北伐,适应战时体制,蜀汉曾将政区划小,以便征兵征粮,训练民团。为防备魏军从米仓道入川侧击,设置东广汉郡构筑防御体系,起到战略上拱卫成都的作用。

《三国志》中“拔刀砍石”的事情,邓亚曾也作了说明。蜀汉炎兴元年,魏将钟会攻涪城,邓艾迫成都。在剑阁前线防守的蜀将姜维与敌周旋,消息不通。因为梓潼所在的金牛道已经被控制,所以率队由阆中沿郪道到郪县,以探虚实,忽然接到后主投降令,将士非常愤怒,拔刀砍石。这段故事,绵阳师院教授蒋志在《绵阳市境内蜀道上的三国文化遗存》一文中也有叙述。

郪道考查蜀汉境内重要交通要道

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本地文史学者锺利戡表示,如今绵阳辖区,在三国时期是蜀汉腹地。当时的陆路交通,主要以梓潼郡的金牛道和广汉郡的郪道作为两条交通大动脉。而郪道一名的来源,最早所见正是《三国志》中姜维传的有关记载,因横穿郪县境内,故有郪道之称。两汉及蜀汉时郪县地域辽阔,包括今日三台、中江两县的大部分地区和盐亭、射洪两县的部分地区。

郪道在蜀汉时期具有重要作用,锺利戡认为,益州政令从成都发出,要到达东广汉郡及所属县,包括到达巴西郡,政务的下令和上呈,均依赖此道。蜀汉时期有两次军事上的大事发生于郪

道。一次是马秦、高胜聚众数万起事于郪,犍为太守李严讨伐平息。另一次便是姜维准备从剑阁到成都勤王,经过郪道。锺利戡说,郪道上的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水平还是比较可观,并产盐。根据有关史书记载,郪道一带粮食生产比较发达,产量较丰,而且运输产品也依赖于这条交通要道。文化方面,两汉及蜀汉时期,郪县人才辈出,文星璀璨。

史迹传说三台境内留传众多三国传说

除了郪县、郪道,在三台,与三国遗迹有关的故事还有许多。三台当地学者左启曾撰文总结过这些史迹传说。

三台县刘营镇,古称“刘扎营”,又称“刘家营”。相传汉昭烈帝刘备入蜀,屯兵扎营于此,故得名。据当地文化站负责人说,刘营所存的遗迹几乎没有了,更多的是一些传说故事,如“水打涪城,兵屯五层”便与刘营有关。关于这则故事,左启谈到,原来刘璋之子刘循,为阻拦刘备入川,抄小道到涪水关头拦截。刘备知晓后,分令黄忠、魏延扎营为前后军,而自己居中营,位置就是今天的刘营镇。而后川中暴雨河水猛涨,刘循决江,洪水来袭,往涪城进发的刘备损兵折将。黄忠带皇叔上五层山扎寨。张飞言及此事,“水打涪城,兵屯五层,老将军无损,算好,算好。”后三台建设、花园一带蒜子又大又香,父老口中便相传与此事有关。与刘备有关的传说,还有酒醉广汉楼。

此外,尚有张飞刘循五层会,张飞造桥秋林驿、铁肩挂马、神鞭漏孔,诸葛亮筑台圣姥峰,姜维兵困四方井等史迹传说。

街景

古镇

郪江古镇

新闻推荐

关爱“城市美容师” 三台200名环卫工受邀免费吃火锅

环卫工人受邀吃火锅本报讯(郑森记者李桥臻文/图)“大家请我们吃火锅,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让我们体会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室外温度很高,我们感觉很凉快。”前来吃火锅的环卫工人何建华高兴地告诉...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